新華社記者
「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美國前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的傲慢言辭再次被驗證。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2日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對當前美國通脹形勢感到擔憂,這意味着聯邦基金利率需更長時間維持在當前水平以實現通脹目標。為應對通脹,美聯儲自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連續11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基點。此後已連續六次在貨幣政策會議中決定維持利率不變。
美聯儲將利率保持在高位,加之近年來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導致全球資金流向美國,多國貨幣承受壓力,可能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後果。
維持高利率
美聯儲最新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近期美國商品和服務價格均顯著上升,在實現美聯儲設定的2%長期通脹目標方面「缺乏進一步進展」。美國通脹走勢面臨若干上行風險,尤其是地緣政治因素可能導致物價繼續攀升,給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帶來壓力。
美聯儲官員認為,當前聯邦基金利率水平足以抑制美國經濟活動並降低通脹,未來通脹有望回落到2%水平,美聯儲或將繼續維持當前利率不變。
這是美聯儲連續第六次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之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勞動力市場需求依然強勁,通脹超預期增長。在此情況下,「推遲降息可能是合適的」。
美聯儲官員在近期發表的一系列講話中,重申將在一段時間內維持高利率,甚至有官員稱不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接下來的兩次會議上仍維持利率不變。
路透社24日報道說,美元匯率有望創下一個半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包括日圓在內的多種貨幣將承壓。
多國貨幣貶值
新冠疫情暴發後,美聯儲於2020年3月下調利率區間至接近零,並開始實施所謂「無上限」量化寬鬆,進行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大放水」。2022年3月又「急轉彎」,開始激進加息以應對通脹,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負面外溢效應,多種非美貨幣經歷了多輪大幅貶值。
市場起初普遍認為美聯儲將於今年降息,但隨着降息預期逐漸減弱,今年4月,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連創近期新高。美國《紐約時報》4月底報道說,在彭博社追蹤的約150種貨幣中,有三分之二的貨幣對美元走弱。
日圓是受影響最明顯的主要貨幣之一。日本央行在4月26日舉行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決定,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不變,並沒有如外界預期的那樣實施量化緊縮。消息公布後,已連續走低的日圓再度「跳水」,東京外匯市場日圓對美元匯率跌破158日圓兌換1美元。4月29日上午,海外外匯市場日圓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60.24日圓兌換1美元,刷新1990年4月以來最低紀錄。
日本媒體稱,財務省在那之後疑似兩次出手實施干預,以防日圓在跌破160關口後出現心理破防導致的崩潰性大跌。但專家認為,在日本和美國息差難以縮小的情況下,單方面干預不可能解決根本問題。5月23日,截至紐約匯市尾市,1美元兌換156.90日圓。
《韓民族日報》認為,1300至1350韓圜兌換1美元的匯率可能成為「新常態」。此外,印度盧比、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越南盾、菲律賓比索等亞洲貨幣均持續走出下行曲線。印尼央行上月將三項主要利率水平上調25個基點,以「加強印尼盾匯率穩定」。
「美元潮汐」引動盪
不少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美聯儲降息、加息形成的「美元潮汐」收割全球財富、轉嫁危機,不斷引發國際市場動盪。美聯儲大規模降息,不僅推動通脹飆升,更通過超發美元進口商品、投資他國等方式輸出資本,收割全球財富;激進加息又導致全球流動性快速收緊、多種貨幣大幅貶值,以美元計價借貸的國家清償債務壓力驟增。
《紐約時報》報道說,今年世界主要貨幣對美元都出現下跌,這是一種不同尋常的大變化,或將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後果,全球近90%的外匯交易都涉及美元,美元走強加劇了海外通脹。
日本媒體和專家普遍認為,日圓貶值趨勢恐將持續,令日本經濟明顯承壓,不利於日本走出通縮,同時給日本零售、能源、航空等行業帶來壓力,加重依賴進口原材料的企業負擔。韓國漢陽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教授劉惠美認為,韓圜貶值疊加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企業成本負擔隨之增加,韓國內需進一步停滯的可能性增大。
不過,彭博社一篇文章分析,大多數亞洲國家如今具備外匯儲備更穩固等有利條件,能夠避免類似上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的動盪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