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前5月廣東進出口同比增長13.6% 比全國高出7.3個百分點

前5月廣東進出口同比增長13.6% 比全國高出7.3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6-13 15:22:56 來源:南方+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今年前5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3.5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3.6%。其中,出口2.33萬億元,增長10.7%;進口1.26萬億元,增長19.2%。其中,機電類部分商品出口增長迅猛表現強勁。

 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廣東高於全國7.3個百分點,增長亮眼。

 「廣東民營經濟的活力和機電等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共同支撐5月廣東外貿進出口『跑』出亮眼增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服務經濟研究院院長陳和指出。

 主要貿易夥伴均實現正增長

 廣東主要貿易夥伴均實現正增長。前5個月,廣東前5貿易夥伴分別為東盟、中國香港、美國、歐盟和中國台灣,進出口分別增長11.5%、17.1%、10%、5.9%和20.2%。同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34萬億元,增長11.1%;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02萬億元,增長12.3%。

 其中,除了歐盟受俄烏衝突和通脹影響外,廣東的傳統貿易夥伴市場和新興市場都保持穩定,包括東盟等新興市場的增長呈現出積極態勢。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關於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初裁披露,擬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消息一出,多個歐洲國家及歐洲車企對此決定表示反對。

 德國聯邦數碼化和交通部長福爾克·維辛表示,歐盟此舉可能會引發「貿易戰」,不僅不能保護歐洲相關產業發展,反而會傷及德國企業。他說,產業發展需要開放的市場,更好的商業環境等,而不是貿易戰和市場孤立。同日,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歐盟委員會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大眾汽車集團亦表示反對歐盟委員會這一決定,從長遠來看,施加反補貼稅不利於歐洲汽車行業競爭力的提升。歐盟委員會作出這一決定的時機並不恰當。對歐洲、尤其是德國汽車行業來說,這一決定弊大於利。歐洲所需要的是促進汽車行業向電動化、氣候中和轉型的監管環境。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部分國家和地區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陳和建議廣東企業要加強修煉內功,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一方面,通過利用境內外的展會平台如廣交會,拉近廣東企業與境外客商的距離,增強與客戶的聯繫,從而更好地理解市場需求和動態。另一方面,積極挖掘新增長點,堅持創新驅動,為滿足定製化和個性化的客戶需求開發出獨特的新產品。同時,堅持製造業當家,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

 部分機電產品出口增長迅猛

 前5個月,廣東機電產品出口比重超六成,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等主要出口商品增長較快,集裝箱、船舶等部分商品增長迅猛。前5個月,廣東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6%,占廣東出口總值的64.6%。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家用電器、集成電路分別出口1526.2億元、1399.3億元和1072.8億元,增長14.8%、16.3%、27.3%;電動載人汽車、船舶、集裝箱分別出口141.1億元、120.1億元和73.8億元,增長65.4%、76.6%和113.7%。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3263.4億元,增長0.2%,佔14%;出口鋼材728.4億元,增長6倍,佔3.1%。

 「今年前5個月廣東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強勁,體現出廣東製造出海競爭力強。」陳和指出,「外貿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廣東外貿企業要積極發展向新生產力,包括生產線升級、數碼化轉型等,這些都是提高產品競爭力、實現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此外,一般貿易、保稅物流較快增長。前5個月,廣東一般貿易進出口2.14萬億元,增長16.6%,較廣東整體進出口增速快3個百分點,占廣東進出口總值的59.6%。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7525.9億元,增長3.2%,佔21%;保稅物流進出口6592.7億元,增長25.2%,佔18.4%。

 民營企業進出口佔比提升。前5個月,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2.29萬億元,增長20.4%,占廣東進出口總值的63.7%,較去年同期提升3.6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11萬億元,增長3%,佔30.9%;國有企業進出口1839.8億元,增長3.6%,佔5.1%。

 機電產品、能源產品進口增長均超兩成

 近日,伴隨着廣州黃埔東江口碼頭上吊機發動機的轟鳴聲,一批裝有572噸進口電解銅的貨櫃被整齊堆放在查驗場地上。這批電解銅經黃埔海關所屬黃埔新港海關關員查驗放行後,迅速發往加工工廠。

 「今年受國際電解銅價格回彈、國內下游配套產業需求回暖等因素影響,我們擴大了進口規模,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聚升供應鏈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報關負責人馮蔚怡說。

 據統計,今年1—4月份,通過黃埔新港口岸進口的銅、鋁、錫等大宗有色金屬商品19.6萬噸,同比增長49.4%。「我們將監管工作進一步前置,密切關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預估今年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進口情況,結合今年國際電解銅價格回彈情況合理確定稅款擔保金額,充分發揮口岸大宗商品進口優勢,有效降低企業資金壓力。」黃埔新港海關綜合業務三科科長陳震剛說。

 今年以來,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展現出了加速復蘇的強勁態勢,銅、鋁、錫等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旺盛勢頭,為國內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數據顯示,廣東機電產品、能源產品進口增長均超兩成。前5個月,廣東進口機電產品增長26.4%,占廣東進口總值的63.6%。其中進口集成電路4361.8億元,增長26%;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819.2億元,增長119%;半導體製造設備238.6億元,增長233.4%。同期,進口煤炭、原油、天然氣等3類能源產品合計4166.2萬噸,增加46.1%,價值583.5億元,增長20.7%。

責任編輯:朱劍明 前5月廣東進出口同比增長13.6% 比全國高出7.3個百分點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