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薛侃:外國友人都說楊浦變得越來越「YOUNG」了!

薛侃:外國友人都說楊浦變得越來越「YOUNG」了!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6-15 14:10:4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6月14日,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薛侃在「境外媒體記者對話書記(市長)系列活動」全國首場活動中表示,楊浦是上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區,「不少居住在楊浦的外國友人都說楊浦變得越來越「YOUNG」了!」

2.jpg

    於是,薛侃借用Y、O、U、N、G這五個英文字母,向媒體記者描繪了楊浦日新月異的變化:

    Y,代表了Yesterday,昨天的楊浦是一座充滿歷史底蘊的人文之城,不到上海總面積百分之一的土地,曾經創造了佔全市四分之一、全國二十分之一的工業產值。楊浦濱江如今還保留着中國第一座現代水廠、遠東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等百年工業遺存和風貌建築,這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世界僅存的最大濱江工業帶」。

    O,代表了Open,楊浦是一座熱情友好的開放之城,主動融入全球化進程,與美國帕羅奧多市、日本岸和田市、意大利科莫市等十餘個國家的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推動三藩市灣區委員會、北歐創新中心等組織在楊浦設立辦事機構,與相關國家共同打造老撾國家經貿合作展示館、巴西投資促進中心等平台窗口,吸引了享譽全球的體育運動企業耐克、行業領先的國際企業西門子、大陸、漢高等44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在這裏落地。這些企業都長期看好中國、堅定投資上海。不僅高管員工來了,還帶來了自己的愛人和孩子。目前有1萬多名外籍人士在楊浦工作和生活。

3.jpg

    U,代表了Unbounded,楊浦是一座無界融合的創新之城,擁有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10餘所知名高校,集聚了18萬名永遠年輕的大學生和全上海三分之一的各國留學生。多年來,楊浦把創新作為引領區域發展的第一動力,持續推動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的融合發展。

    楊浦有全上海最多的國家大學科技園,有丘成桐先生領銜的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港中大上海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以及與之相匹配的各類要素自由流動、高效配置的創新生態,豐富多樣、包容開放的創新場景。

4、.jpg

    現時,楊浦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知識成果不斷湧現,正加速轉化為前沿科技和創新產品,也催生出一大批新生代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意設計、綠色低碳、生命健康領域的獨角獸、隱形冠軍、小巨人企業,其中有不少已走出國門、登陸國際市場,他們不僅為中國,也為所在國創造着價值和財富。

    N,代表了Nice,楊浦是一座美好生活的宜居之城,將公園城市、全齡友好、水岸聯動、風貌保護等理念融入城市規劃設計之中,深入推進城市更新,科學改造公共空間,致力提升功能品質,促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這裏既有國際化的新江灣城社區,也有老工人新村煥新改造的長白228街坊;既有生態怡人的共青森林公園,也有繁華時尚的五角場商圈,「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生動圖景處處展現。近日,楊浦濱江舉辦了一場中法零碳音樂會,兩國歌唱家和樂團傾情演出,用音樂傳播綠色低碳的環保理念。

5.jpg

    G,代表了Gain,楊浦是一座成就夢想的收穫之城,致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建立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體系,打造各類要素完備的產業園區,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楊浦搭建人民建議徵集平台,暢通民意表達的渠道,把人民群眾意見建議的「金點子」轉化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金果子」,讓每個人都能在有序參與城市建設、社會治理中擁有歸屬認同。

    據悉,6月13-14日,由中國記協、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主辦,上海市記協、楊浦區政府新聞辦協辦的境外媒體記者對話書記(市長)系列活動,吸引了來自土耳其、意大利、新加坡、香港等境外媒體記者走進楊浦,實地參訪灣谷科技園、長白228街坊、楊浦濱江等點位,沉浸式感受楊浦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的華麗蝶變。(記者 宋健)

責任編輯:林梓琦 薛侃:外國友人都說楊浦變得越來越「YOUNG」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