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國際視野】中日韓三國合作的意涵與啟示

【國際視野】中日韓三國合作的意涵與啟示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6-19 19:40:07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日前業已閉幕的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雖未達成任何協議,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韓國總統尹錫悅,確定三國在人員與經濟交流上將加強合作,在安保問題上遵守「以法律支配」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共同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其實,三國領導人會議於中斷4年半後恢復舉行,已有其重要意義而不容等閒視之。

    中日韓是東亞的三個主要經濟體,自1999年以來,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啟動了三方合作的進程。25年來,三國合作的進程曲折,既有進展,也有在疫情期間的停頓,同時美國不樂見東亞三國合作,暗中阻撓也產生了副作用。2023年11月,中美習拜峰會之後兩國關係止跌企穩,也帶動中日、中韓關係的改善,為此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重啟創造了外部條件。此外,中日韓合作啟動25年來,逐步建立以領導人會議為核心,以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和70多個工作層機制為支撐的合作體系,三國的合作和高層互動一度相當熱絡,但後來一些年因為多方面的複雜原因,三國領導人會議的間隔時間有所擴大,三國之間難免出現一些分歧與摩擦。難能可貴的是,此次重啟的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三方領導人透過雙邊會談和三邊會議、達成多方面的共識,釋放了積極而又重要的推進合作的信號,讓各界給予好評並寄予期望。

    日韓對華尋求新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之前,分別舉行的中韓、中日的雙邊會晤中,尹錫悅、岸田文雄都就台灣問題向中方重申承諾。尹錫悅表示,韓方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一立場沒有改變,將一如既往地堅定致力於發展韓中關係。岸田文雄則表示,日方在台灣問題上堅持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所確定的立場,這一點絲毫沒有改變。換言之,三國領導人會議之前的雙邊會議,其實是有觸及區域安全議題。尤其,李強要求日方重信守諾,妥善處理歷史與台灣等問題;岸田則重申台海和平穩定對日本乃至國際社會極為重要。尹錫悅與李強呼籲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除了啟動外交與防務對話,也認為不該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以維護兩國及全球產業鏈的穩定。韓國雖因尹錫悅扭轉過去「仇日」路線,進而大幅改善韓日雙方互信,但這次會談是否能成為改變韓日雙邊關係的新契機,仍備受考驗。

    這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隔四年半才舉行,可謂意義重大。中日韓關係重啟,體現了韓國、日本在近年追隨美國的政策、吃盡「苦頭」後,開始對中尋求新的平衡以謀取利益。韓國、日本此一轉向,勢將帶動地緣政治格局出現新的變化。尤其上台後一向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的尹錫悅,突然回頭重啟三國領導人會議,不就是為了因應四月選舉慘敗的新民意?日本雖重視美國,卻也不願忽略中國市場,更希望北京能展現對朝鮮的約束力。因此,這些年來日韓雖配合美國強化印太地區的軍事結盟,仍不忘修補與鄰國的互信。韓國、日本希望對中尋求新的平衡並謀取利益,則在台灣問題上必須更小心避免觸碰中方的紅線,必須拒絕配合美國打「台灣牌」。中日韓關係的重啟,對台灣而言,意味着周邊環境越來越不利,處境將更艱難,新上台的賴清德當局必須理性審慎應對。再者,此次三國領導人會議的聯合聲明提到,三方同意加速《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可見隨着中日韓打算重啟FTA談判,在區域經濟整合已日趨邊緣化的台灣將更加面臨嚴峻的考驗。2022年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對台灣的傳統產業造成壓力,現在與台灣有同樣高科技產業競爭力的日韓爭相搶進中國市場,頗值台灣高度警惕。

    從「居相鄰」到「心相通」

    再進一步言,對日韓而言,中國是最大的貿易夥伴,若三方交惡,勢將導致經濟停滯。北京在產業補貼議題上釋出善意,三國同意恢復2019年停滯的FTA締約談判。三國領導人會議聚焦貿易,三國將強化相互投資,共促經濟發展,自由化程度高於RCEP的「未來導向的三邊FTA」,可視為「RCEP+」。尹錫悅表示,三國領導人同意打造透明、可預測的貿易投資環境,並構建安全的供應鏈,「脫鈎」不是中日韓經濟關係的選項。三國深化合作有利各自的國家及人民,未來將定期舉行領導人會議與部長級會議,實現中日韓合作的「制度化」,並達成優質且共融的FTA。其實,不論着眼於經濟或安全利益,中國需要與日、韓交往,三國關係止跌企穩、回到合作正軌,對中國同樣有利。誠如李強與岸田會談時表示,中日應妥善管控彼此之間的分歧。對話是東北亞國際政治的主旋律,也是中日韓三方共同的戰略利益。

    總之,誠如李強總理在三方會議上提出的五點建議,呼籲推動合作全面重啟、深化經貿互聯互通、引領科技創新合作、拉緊人文交流紐帶、促進可持續發展。這得到韓日兩國領導人的積極回應,他們表示希望以此次領導人會議為新起點,三國保持合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再者,三方聯合聲明提出,將在深化人文交流、可持續發展、經貿、公共衛生、救災等六大領域推進合作。尤有進者,此次中日韓提出重啟三方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進一步加大經貿合作,特別是產業鏈、供應鏈的合作。這不僅對三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也會拉動地區和全球經濟的回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上,三國將2025-2026年定為中日韓文化交流年,這將推動三國人民從「居相鄰」到「心相通」,為三國的合作打下更牢固的民意基礎。

    頂圖:當地時間5月27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首爾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第九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新華社

責任編輯:蔣璐 【國際視野】中日韓三國合作的意涵與啟示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