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顧建平:何以靖且安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4-07-11 16:06:37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八月暑熱中,最大的欣喜莫過於午後在困倦中入夢,在一場落地有聲的豪雨中爽然醒來。夏天與秋天的間隔只需要一場雨既能破除,所謂一雨成秋;這場雨雖然不足以成為季節的分界線,但暑熱明顯降下來。《水滸傳》中的宋江宋公明,扶危濟困救急解難,江湖人稱及時雨,這大概是綠林世界對一個人人品的最高頌贊了。靖安,就是以這樣一場及時雨迎接我這位初次踏足此地的客人。

图1:顾建平.jpg

顾建平

    靖安屬宜春,宜春屬江西。靖安這個地名,對於時下大多數國人,都相對冷僻。但說兩個與它相關的歷史掌故,就知道它的淵源變革。

    王勃《滕王閣序》起句即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大漢至大唐,設豫章郡,郡治南昌縣。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為淮南國,領豫章等四郡,靖安地屬豫章郡。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豫章郡領海昏等縣,靖安地屬海昏縣。西漢歷史上有位因其墓葬而聞名當今的「海昏侯」,即被大將軍霍光既立又廢,僅僅在位27天的漢廢帝劉賀,漢宣帝即位以後,封他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封地即在海昏縣。

    靖安在唐代及以前本是當地的裏名。裏為中國古代基層戶籍管理的組織,少則二十五戶人家,多則一百戶人家。唐代靖安以裏名鄉,後又以鄉名鎮。五代十國時期以鎮名場,因場名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立靖安縣。算起來,靖安立縣已有將近一千二百年了。

    早年讀書,老師教導我們左圖右史,左右對照,這樣對於歷史才有一個空間化的立體概念。本人因此養成一個習慣,初到一個地方,對地名及其沿革總是有一份特別的關注。地名中有文化積澱,也有審美含量。宜春、靖安光從字面上就給人一種安寧和諧的感覺。

    靖安屬潦河流域,潦河分南河、北河,是修水的支流,修水又是長江的支流。因北潦河南北兩條溪水平行橫貫靖安全境,靖安又名雙溪。靖安縣首府所在地就叫雙溪鎮。

    靖安下轄璪都鎮,翻閱地理誌、百度搜索都尋覓不得這鎮名的起源。璪,玉旁藻音,古代刻在玉上或畫在衣裳上的水藻花紋,轉指皇冠前下垂的水藻花紋的玉飾。如此貴重的皇家飾物,還有「都」字,猜想這裏或許與某朝某個封王的領地有關聯。

   

    在靖安,最意外的發現,是我家鄉蘇州二千五百年歷史上最著名的行政首長之一況鐘,居然是靖安人。

图2:况钟故居.jpg

況鐘故居

    清初戲曲作家朱㿥創作的傳奇的《十五貫》讓況鐘在民間享有盛名,成為明朝與海瑞齊名的清官。記得我讀小學時電影《十五貫》上映,大受歡迎,同學們看完電影意猶未盡,還去買根據戲曲電影改編的同名連環畫。太守況鐘、竊賊婁阿鼠、官員過於執(真是人如其名)的大名,數十年後依然脫口而出。

    其實,況鐘本人的人生履歷才足夠傳奇,令人驚嘆。

    明朝科舉取士,縣試、鄉試、會試制度嚴格層級分明,是讀書人入仕做官光宗耀祖的唯一正途。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寫的是明初的故事,其中一位編科舉考卷的秀才馬二先生說:「人生世上, 除了這事(舉業), 就沒有第二件可以出頭。……只是有本事進了學, 中了舉人、進士, 即刻就榮宗耀祖。這就是《孝經》上所說的『顯親揚名』, 才是大孝, 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語道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千鐘粟, 書中自有顏如玉』。」

    況鐘是極少數沒有取得任何層級的科舉功名而進入仕途的讀書人,縣令俞益的賞識固然是難能可貴的伯樂之情,但根本還在況鐘本人有出色的學問、文筆和才幹,才能讓朝廷不拘一格用人才。

    趙宋南渡以後,江南地區逐漸成為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蘇州成為封建王朝財稅的主要徵收地,民間、讀書人與官場的矛盾風波時有發生。況鐘自宣德五年(1430年)任蘇州知府,在蘇州人民的一再挽留下兩次續任,最後官至正三品,直至正統七年(1443年)病死任所。這樣的事例在封建王朝歷史上絕無僅有。

    明中晚期的清官海瑞評價況鐘「勝作十年救時宰相」。一貫指斥時弊、直言無忌的晚明哲學家李贄也給況鐘點讃:「大抵鐘為治,專戢豪狡,撫善良。」

    況鐘歸葬故裏之後,蘇州府及府屬7縣都建況公祠。故鄉靖安也為他建祠。《白香詞譜》編纂者舒夢蘭,也是靖安人,生於清初,是一位科舉不順的落拓才子。他有詩寫況鐘:

    太守祠前面女墻,城南猶認況家坊。

    姑蘇逸事鄉人道,兩字青天萬古香。

    況鐘是靖安人民的鄉賢,也是我故鄉蘇州人民感恩的父母官。沒想到在這個夏日,我和靖安因此而連接起來。

   

    靖安宜居,得益於高於百分八十的森林覆蓋率。天然氧吧,氣候不僅人宜居,也利於低矮植物的生長。白茶因此成為靖安標誌性農產品。

    我算是走南闖北,幾大茶山、各個主要茶葉產區都到過的資深茶客,但到靖安之前,尚不知有靖安白茶。白茶界,安吉白茶名頭太響亮了,嫩白茶(相對於老白茶)又只是綠茶的一個亞種——這是我的分類,很多書本把把綠茶和白茶並列——我孤陋寡聞也屬情理之中。

图3:靖安白茶.jpeg

靖安白茶

    開水稍稍降溫,註入杯中,看綠色的形似鳳羽的芽葉在茶杯中載沈載浮,悠閑愉悅的情緒油然而生。論湯色,葉形,回甘,靖安白茶不亞於安吉白茶。而名聲遠遜於後者,主要是靖安白茶量產的時間很短。靖安白茶原是靖安九嶺山中的野生茶,被發現、種植、飲用已有四百多年歷史。但是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研究人員通過人工扡插才讓野生茶成為人工茶,又經過了十年,解決了靖安白茶無性繁殖、移栽的難題,這一珍稀茶種才得以規模化種植培育。

    佳茗當配美器。很巧合,在靖安見識了靖窯和伍映方。

    在各地行走,見識過汝窯、鈞窯、長沙窯、壽州窯等各色古窯,靖窯還是第一次聽聞。在靖安老虎墩遺址上層,考古工作者發掘出長江中遊地區年代最早的彩陶,距今至少7600年。在遺址上層,發現這是新石器時代的一處公共墓地,隨葬了大量的陶器,其中有精美的黑陶製品。這是贛鄱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當代製陶大師伍映方,以古法製陶,手工製作,用柴火燒窯,他又是個不斷鉆研、不斷嘗試創新的人,他將靖窯黑陶帶入了新時代新境界。聽他講他的心路和探索,是一次勵誌的精神洗禮。他給黑陶上釉,燒出了黑釉瓷;他將樹葉或工藝剪紙與釉色結合,燒出精美絕倫的藝術黑瓷;窯變產生的茶盞,釉色絢麗如建盞。

    天然出白茶,人工出黑陶,世界就是這麽奇妙。

   

    靖安境內有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九嶺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茂密的森林,加以溫潤的氣候、清新的空氣、澄澈的溪水,宜居宜遊,所以靖安文旅敢說這樣一句話:「有一種生活叫靖安」。

    行走到中源鄉,馬路兩邊民居都寫着民宿招牌。走進去跟主人聊天,得知這邊百姓在種植之余的主要的產業就是經營民宿。南昌等城市的居民,尤其退休賦閑者,每逢夏季都要到這邊民宿來避暑消夏,有連續來十幾年的,跟民宿主人處得如同家人一般。

    南昌也是長江流域幾個著名的火爐之一,我有限幾次經過南昌,都是夏日七八月,暑熱難當。靖安的森林和遍布的溪流像天然的空調,摒擋住了暑熱。南昌到靖安不足一個小時的車程,南昌人來這邊旅遊避暑正是便利的選擇。

    跟一位租住的老先生閑聊,他退休前是鐵道系統的普通職工,每月四千元退休金,每月只需交給民宿主人兩千元生活費。有老鄰居老朋友一同前來,還有每年都能在中源相遇的老相識,一起養老避暑破除寂寞。人心所向的地方,都是比較與選擇的結果。靖安的魅力可見一斑。

    中源鄉有個書香文化園,讓我寫幾個字。腹內枯索,只想起「中得心源」四個字,於是揮筆獻拙。這四個字取自唐代畫家張璪(就是璪都鎮的璪)談藝術創造的名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藝術創造要向造化——大自然學習,拜它為師;要從自己的內心挖掘藝術靈感,這才是汩汩不斷地創作源泉。

    並非人人都是藝術家,但人類在自然環境中生存,必須跟大自然打交道。早些年人類過於自信,喊出了「人定勝天」的口號,須知人類存在不過幾十萬年,而宇宙天地已經存在數百億年。人類不能把造化(大自然)當做假想敵,當做生存發展的障礙。人類要規避險境,只能順天,不能逆天。不妨把張璪這句話修改一下,「外尊造化,中得心源」——我們要尊重並了解自然規律,同時又從自己的內心發覺幸福的源泉。

    正因為靖安人們尊重自然,保護了青山綠水,才有了一種叫靖安的生活。

   

    在璪都鎮港背村歇息後,乘坐竹筏漂流雲溪谷。溪水清淺,水中圓潤的卵石清晰可見,這是水流多年沖刷的見證物。偶有轉彎處和落差處,流水湍急,竹筏越過險灘,再次進入水平如鏡的悠長河道。坐在筏子上欣賞青翠群山、淙淙溪流,不免發思古之幽情。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字面讀起來簡單通俗,但不是隨便哪個地方都可以自信宣告擁有獨特的生活。但靖安可以,而且北宋詩人、散文家,被稱為「唐宋八家」之一的曾鞏,早已經對此有所發現。

    他在《靖安縣幽谷亭》一詩中,盛贊靖安的可居可遊。先是描述清涼勝景:

    橫江舍輕楫,對面見青山。

    行盡車馬塵,豁見水石寰。

    地氣方以潔,崖聲落潺潺。

    雖為千家縣,正在清華間。

    這個幽谷或許就是雲溪谷,曾鞏所見的青山,聽到的流水聲,或許就是我們在雲溪谷所見吧!宋代靖安稱千家縣,可見地處偏僻,人口稀少。如今靖安將近一千四百平方公里的面積,常住人口僅12萬。真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接着曾鞏讃賞此地人民安樂,官吏清閑自在:

    風煙凜人心,世慮自可刪。

    況無訟訴囂,得有觴詠閑。

    常疑此中吏,白首豈思還。

    一觴一詠以消閑,那個時節曾鞏大概還沒有品嘗過靖安白茶。

    在此做官,居然不思還鄉,直把他鄉作故鄉,這是何等的欣賞贊美!然後作者對比世俗人情的追求,與此地官員的逍遙:

    人情貴公卿,燁燁就玉班。

    光華雖一時,憂悸或滿顏。

    雞鳴已爭馳,驊騮振鑣镮。

    豈如此中吏,日高未開關。

    一不謹所守,名聲別妖奸。

    豈如此中吏,一官老無瘝。

    愔愔謀謨消,汩汩氣象孱。

    豈如此中吏,明心懾強頑。

    別處有多不堪,此處就有多令人留戀。詩人最後感嘆,世間居然有這等洞天福地,完全可以在這兒躺平享樂,忘卻世間功名利祿,恬淡安寧度過余生:

    況雲此中居,一亭眾峰環。

    崖聲夢猶聞,谷秀坐可攀。

    倚天巉巖姿,青蒼雲斒斕。

    對之精神恬,可謝世網艱。

    人生慕虛榮,斂收意常慳。

    誠思此憂愉,自應喜榛菅。

    曾鞏是江西南豐人,家鄉距離靖安不遠。他早年隨父宦遊江蘇如臯和京城,28歲父親去世,他才輟學回歸故裏,侍奉繼母。十年後,嘉祐二年(1057年),他登進士第,從此宦遊多地,直至元豐六年(1083年)逝世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猜想這首《靖安縣幽谷亭》可能作於十年居家期間。

    千載之後,曾鞏當年所見的幽谷亭,恐怕早已蹤跡難尋。靖安不妨在青山腳下、潦水之畔,重建一座幽谷亭,或者直接命名為曾鞏亭、曾南豐亭。

    作家昆德拉有一本長篇小說,書名有人翻譯為「生活在別處」,有人翻譯為「生活在遠方」。別處也可能是近處,但有差異的風景、有別樣的生活,一定相距較遠。生活在別處,也就是生活在遠方。

    時下有一個流行詞組合,詩和遠方,說的或許就是靖安吧!(顧建平)

    作家簡介:

    顧建平,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小說選刊》雜誌副主編,編審。曾任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十月》雜誌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長篇小說選刊》雜誌主編兼《中華辭賦》總編輯。著有評論隨筆集《無盡藏》等,散文集《冬天我到南方》等,系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09),北京市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2012)。

責任編輯:嚴燕紅 顧建平:何以靖且安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