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井頭村位處大欖郊野公園邊陲綠化帶,雖然過往經歷收地發展,面積減少逾三分一,但相信仍是屯門區內最大的鄉村,人數達2500人。這條非原居民村落歷史不足百年,文化豐厚度自然及不上一些原居民村落,不過他們十分重視天后誕,2010年參與屯門天后寶誕時曾有創舉,舞動一條近200呎長蜈蚣,十分矚目。而香港歷史上曾有舞蜈蚣者,相信除了1953年長洲舞蜈蚣賀英女皇登基、1973年小商新村花炮會以舞蜈蚣來參與元朗十八鄉天后誕巡遊外,就是井頭村了。
二戰後屯門人口激增
根據屯門鄉事委員會及井頭村(中及下)居民代表黃遠添的資料顯示,該村位於屯門中心地帶新墟的東面,在大欖郊野公園邊陲綠化帶。村南面與三聖村接壤,北面以虎地上村為界,即是今天的嶺南大學,由於村落範圍十分廣闊,因此分為上、中、下三村,村代表席位也有兩個,分別負責上村、中村和下村。
二次大戰後,內地移民陸續湧入香港定居,屯門也不例外,鄰近新墟巿集的山邊地方吸引不少移民搭建寮屋聚居,人口較戰前激增,大家以種菜養豬家禽維生。黃遠添說,到六十年代就成立了井頭村,而他父親也是於1978、79年間帶同家人,包括年約兩歲的他,由內地博羅來到井頭村自力更生。不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部分井頭村已湮沒在都市發展之中。
下村新村名與劉皇發有關
70年代末,井頭下村部分土地被收回發展,政府撥出一幅山坡上的土地由村民自行發展,由於補償金額不足,時任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出錢出力,在他協助下爭取到較高賠償,因此井頭下村的新村遂被命名為「頌皇台」,以紀念發叔的恩情。不久,井頭中村部分地方亦被收回,後來用於安置因發展新巿鎮拆遷的圍村,包括新墟、舊墟、良田村、新圍仔等。而最近發展的是今年收回井頭上村南面的土地來興建公屋。
去年落成的井頭村牌坊位於新秀街,這是村落內街,並不在青山公路邊,公眾難以看見。
這些發展令井頭村的規模大不如前。記者到達井頭中村附近的青山公路屯門輕鐵何福堂站時,要由黃遠添帶路,往山邊方向走,經一些小路才能到達井頭村村公所,因為毗鄰輕鐵站的是別條圍村的聚居地。而申請多年、去年終落成的井頭村牌坊位於新秀街,無可避免需要走一段新秀街、又或是走小路經過別村地方才能看得見。
井頭村命名全因一口水井
黃遠添說,雖然井頭中村部分地方已成別村村民居住地,但大家關係良好。有什麼村落喜慶事都會互相祝賀。今年48歲的他,已擔任村長17年,他仍記得小時候的井頭村非常熱鬧。那時,中村地方仍未收回時,有酒樓、街市、幼稚園、士多等,他的父親便在酒樓當樓面,而他在村中幼稚園讀過書。屯門鄉委會資料顯示,井頭村中有水井一口,因此名其村為井頭。但黃遠添指,村中以前其實有二三十口井,現在剩低一口在牌坊後面,被遮蓋以策安全。
井頭村數十年前曾十分繁盛,昔日村公所周年慶賀吸引不少人到訪。梅漢強提供圖片
昔日繁華景象早已遠去,隨村長漫步這條山邊村落部分地方,感到非常寂靜。在牌坊坐落處往中村走不久,便是另一間村公所辦事處,也是成立了三十多年的花炮會會址,供奉了天后娘娘。走出中村沿青山公路(三聖村方向)步行幾分鐘,就到達井頭上村北入口。井頭上村共分南北,南面即近三聖村方向,是前述收回發展公屋的地方,大多數村民已搬走,只剩下三個釘子戶。井頭上村北是屯門居民較熟悉的地方,因為麥理浩徑終點即第十段的出口就在這裏。入上村北不久,左邊有樓級通向一建築群,那是屯門區內很特別的學校「鄉師自然學校」,屬私立小學的鄉師,是香港首間提倡自然教育的學校,以社會企業模式運作。
舞蜈蚣喻意萬事皆足
村落這麼分散,要團結凝聚村民須靠每年的天后誕。井頭村花炮會參與屯門恭祝天后寶誕巡遊活動多年,慶賀期間,更會在村設盆菜宴,讓村民暢聚。多年來的參與,最令人難忘首推2010年以舞蜈蚣參與巡遊。其意念來自2009年起執教該村龍獅體育會的譚沛圓師傅。
2010年井頭村舞蜈蚣參與屯門天后誕巡遊。 周樹佳提供圖片
譚沛圓師傅從小學舞龍舞獅,也有學譚家三展拳,二十多年前開始執教生涯,對象有學生、村落等。2009年因井頭村教開龍獅的教練沒空再教,於是由來自該村的徒弟引薦他到村擔任教練。
蜈蚣模樣像真,長180呎。 譚沛圓提供圖片 圖片來源:青山散步
他說,井頭村一向舞大龍,但他想到不如搞些新意思,得知汕頭澄海區流傳蜈蚣舞,起源於清代同治至光緒年間,現在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他聽取自己師傅意見後,決定將舞澄海那款較Q版的蜈蚣變奏,變成較像真的蜈蚣,長度也不是12節,而是28節,由於節與節之間還要有一節連接,實為56節,長180呎,由28人舞動。這條大蜈蚣在廣州紮作,做了幾次才合心水。他說舞蜈蚣並不容易,要舞得似,須半蹲S形行,又要兩邊擺動。
右起:龍獅教練譚沛圓、村代表黃遠添、龍獅體育會主席梅漢強和副主席黃賢洲,在井頭村公所談往事,這裏亦設了茅山師主壇供奉。記者 鄭玉君 攝
井頭村龍獅體育會主席梅漢強、副主席黃賢洲等負責人指,十多年前舞蜈蚣是該村創舉,而蜈蚣是百足蟲,喻意萬事皆足。(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