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紡織面輔料交易基地——中大紡織商圈內的廣州海珠區康鷺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終於正式邁入建設階段。7月24日上午,海珠區康鷺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現場,F37、F57兩個地塊同時破土動工。據悉,整個康鷺片區城中村改造將分四期,計劃用時十年完成。
人口密度11.96萬人/平方公里
依托全國最大紡織面輔料交易基地——中大紡織商圈,康鷺片區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片區經濟產值大幅上升。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城中村弊病:人口密集,片區人口密度高達11.96萬人/平方公里;建築強度高,改造前毛容積率高達3.0,「握手樓」「一線天」隨處可見,住宅、工廠、倉庫、商舖、小餐館等各類生產生活形態交織;房屋租賃關系複雜,由於片區地處市中心區域,人多地少,且紡織業發達,導致地值高、租金高,普遍存在層層轉租賺差價、「頂手費」的情況,最多可達「七手」轉租。
轉變片區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村民改造意願十分強烈。鷺江村村民車先生表示:「我們這些村民基本都搬到外面的商品房小區去住了。但畢竟自己的根在這,覺得村里的居住環境和外面的小區差太多了,‘貼面樓’導致空氣不流通,一下雨就水浸街,心裏很不是滋味。希望早日完成全面改造,還大家一個美麗的新康鷺。」
康樂第二經濟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村和很多城中村一樣,歷史欠賬多,基礎設施薄弱、安全隱患叢生,沒辦法不改。街坊們都想住上有小區花園又有電梯的靚房,來創業、打工的人都想平平安安賺錢,村集體經濟也需要『更上一層樓』。可以說,康鷺的全面改造是勢在必行。」
康鷺迎改造征程上里程碑
記者獲悉,整個康鷺片區改造範圍110.27公頃,規劃建設總量為377.98萬平方米,划分為59個單元地塊,其中49個復建地塊(含公服地塊),10個融資地塊;按照「先復建後融資,先集體後私宅」的原則分為四期滾動實施,拆除一片、建設一片,建成一片、騰挪一片,保障居民有效安置、產業合理延續提升。其中第一期改造地塊為9個,包括8個復建地塊和1個融資地塊。
本次率先開工的F37、F57兩個復建地塊,總用地面積合計約3.55公頃,規劃總建築面積10.94萬平方米,將建成8.42萬平方米、650套復建住宅,0.17萬平方米公服設施,以及2.35萬平方米產業空間。上述2個地塊預計於2027年底完成建設,優先保障首批村民回遷安置,這將把康鷺改造的階段性成果带到群眾的眼前和腳下,也為後續其餘地塊的改造實施作出示範。
首次在城中村改造中提供了產業載體保障
改造後,康鷺片區人居環境將實現大幅提升,片區建築密度將由59%大幅降低至22%,綠地面積增加至9.33萬平方米,交通路網密度上升70%,村集體經濟體量和質量將再攀高峰,預計村集體物業固定資產將由70億元增加到約288億元,集體經濟年收入將持續穩步上升。
此外,首次在城中村改造中提出配置綜合產業用地,為優質企業就地升級提供了產業載體保障,預計改造後片區可提供144.83萬平方米產業空間。
同時,為確保優質企業就地升級、產業優勢和經濟活力有效延續,片區將以中大布市資源為根基,通過「保留部分關鍵生產環節、分類施策重組企業結構、打造數字供應鏈平台、品牌集聚設計孵化」四大策略,布局「都市智紡+城央科創+活力消費」三大功能,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形成高品質、集聚化的產業走廊,引領活化中大紡織商圈,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時尚消費商圈。(記者 黃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