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搜特退債之後,藍盾退債成為第二隻出現實質性違約的轉債。此外,嶺南轉債也宣布無法按期兌付本息。由於小盤股持續下跌引發市場對於信用風險的擔憂,低價可轉債數量驟增。截至目前,已有128隻可轉債低於百元面值,佔比約四分之一。6月以來,可轉債市場持續走弱,中證轉債指數大跌逾6%。
8月13日晚,藍盾退債公告稱,由於公司陷入債務危機及經營危機,巨額債務逾期未償還,公司主要銀行賬戶、資產已被法院凍結/查封,資金嚴重短缺,應於8月13日支付的「藍盾退債」可轉債本息無法按期兌付。
同日,嶺南股份稱,公司發行的嶺南轉債於8月14日到期,預計無法按期兌付本息。截至8月12日,嶺南轉債剩餘金額為5.11億元,公司現有貨幣資金尚無法覆蓋嶺南轉債本息。嶺南轉債最後轉股日為8月14日。在停止交易後,轉股期結束前,持有人仍可將嶺南轉債轉換為股票。
去年以來,可轉債實現多個「零突破」,特別是搜特轉債、藍盾轉債、鴻達轉債等陸續跟隨正股強制退市,打破了可轉債不敗的「金身」。今年5月17日,搜於特由於流動性不足無法兌付回售本息,搜特轉債正式成為首隻實質性違約的可轉債。至此,可轉債市場「零違約」神話徹底破滅。
可轉債信用風險主要是指發行人無力還本付息的違約風險。一般情況下,發行人在正股價格持續下跌後可以通過下修轉股價格促進轉股,降低還本付息壓力。然而,一旦正股觸發退市條件,發行人轉債兌付壓力和違約風險也因此大大提升。
今年以來,由於市場對信用環境變化關注度提升,使得轉債的期權價值不斷走低。據華創證券研究,當前純債溢價率已處於歷史極低位水平,轉債在當前位置的交易已經逐步脫離正股表現及行業基本面變化,更看重轉債自身的邏輯與變化。
對於低價可轉債後市,東部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最近幾個月中小盤股跌跌不休,權益市場疲弱不堪,可轉債市場走弱在情理之中。由於轉債市場小盤品種占大多數,受到較大的衝擊不足為奇。除非小盤股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否則大部分低價轉債要回到百元面值以上的難度較大。」
東方金誠表示,退市新規的出台不僅會加速權益市場「壞企業」的退市進程,也使轉債市場高信用風險轉債發行人的退市風險和違約風險進一步加大。由於退市監管仍處於新老過渡階段,部分轉債雖當前尚未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但若不及時調整經營狀態則即將符合退市條件。(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