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2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圖)就兩起二戰時期被日本強徵的韓國勞工遺屬對日企索賠訴訟作出二審判決,均推翻一審結果,判決被告日企向原告支付賠償金。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勞工鄭某在世時陳述其於1940年至1942年被強徵到日本岩手縣的煉鐵廠勞役。據此,鄭某遺屬於2019年4月針對日本企業日本製鐵提起索賠訴訟。一審法院以遺屬行使損害賠償請求的權利已失效為由判處原告敗訴。二審法院則推翻一審判決,判決被告日企向原告支付1億韓圜(約合53.2萬元人民幣)賠償金。
同日,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在另一起韓國勞工閔某遺屬向日本製鐵提起的損害賠償訴訟中也推翻一審判決,判令日本製鐵賠償原告8000萬韓圜。
日本1910年至1945年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期間強徵大批勞工到日本做苦力。長期以來,韓國受害勞工及遺屬多次提起訴訟向日方索賠,但日本政府和相關企業一直以《韓日請求權協定》「已解決」索賠問題為由拒絕賠償。
韓國大法院2018年通過全院庭審判決,明確韓國和日本1965年恢復邦交正常化時簽署的《韓日請求權協定》並不妨礙二戰時期被強徵的韓國勞工行使個人索賠請求權。
在此後的多起相關判決中,二審法院認為,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不應是2012年,而應是韓國大法院通過全院庭審判決的2018年,因此「時效已過」並不成立,故而推翻一審判決。(中新社記者 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