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亞悉尼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5屆執行理事會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安徽黃山市徽州區的徽州堨壩與江西省婺源縣聯合申報的婺源石堨,與新疆吐魯番坎兒井、陝西漢陰鳳堰梯田、重慶秀山巨豐堰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
據悉,這是安徽省第3家獲得此殊榮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ICID)主持評選的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其評選始於2014年。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評選的世界遺產不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着眼於挖掘和宣傳灌溉工程發展史及其對文明的影響,學習古人可持續性灌溉的智慧、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古人生態智慧 徽州文化鄉愁
徽州堨壩傳承了上千年的灌溉功能,不僅集中展現了徽州人的生態智慧,更留下了厚重的水利記憶與水文化鄉愁。徽州堨壩是古徽州一種水利灌溉工程體系。徽州先民「築堨壩以擋水、挖塘陂以存水,修渠圳以引水」,以堨壩為核心工程,修建包括山塘、圳渠水口、水街 、水井等構成順應自然、精巧完善的灌溉工程體系。
自東晉開始,先後修建鮑南堨、呂堨、昌堨、條龍堨、雷堨、潨(讀音「眾」)川堨、長春堨等古堨壩500餘座,蓄積水源經溝渠引入田地和村落之中,用於生產與生活。
徽州堨壩這一活著的古代灌溉工程遺產文化具有「多級水源,高效互補、上塘下堨、塘堨並舉、系統控流,村水共生、攔引蓄泄,立體防洪,循環生態,人水和諧,堨首制度」等獨特建設管理體系,至今仍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徽州區建立了區級徽州堨壩灌溉工程遺產陳列館、石橋水文化公園,作為灌溉遺產保護水文化展示、水情教育傳播的重要基地。
在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和徽文化專家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投入1000餘萬元對水毀嚴重的呂堨、條壠堨等古灌溉工程按照修舊如舊,注入水文化歷史肌理的模式,進行維修加固,讓徽州堨壩工程在保護中傳承和利用。
徽州堨壩通過恢復豐樂河上一座座徽州堨壩古水運功能,以及將沿線的人文古蹟和自然景觀「串珠成鏈」,形成一條靈動的玉帶。如今的雷堨、呂堨等一批古灌溉水利工程,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觀景拍照,成為網紅打卡點,體現出灌溉遺產在傳承保護中煥發出的新活力!(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李國寶 閆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