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晴熱高溫。在皖南黟縣漁亭鎮考川村黨群服務中心場院裡,村黨總支書記劉穎芳帶領着村「兩委」班子成員給黑玉米剝皮,村干們一個個已經渾身透濕。大家分工明確,看着攤成了一地的「黑金」,大家會心地笑着。
時下正是玉米成熟的季節,在考川村集體的玉米地里,一行行玉米長勢喜人。村「兩委」成員、黨員志願者和村民們這陣子每天都在地里採摘玉米,忙得不亦樂乎。
考川村過去集體經濟薄弱,無法開展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年前,這塊玉米地也還是一塊亂石堆積、雜草叢生的荒地。當時,村兩委組織了黨員幹部和村民們一起挑糞養土,擬在土地獲得充分營養後,發展特色種植產業。
今年,考川村「兩委」結合村集體經濟「消薄」攻堅、治理拋荒等工作,立足本地自然條件,找準突破口,將產業振興、撂荒地治理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相結合,發展黑玉米種植產業,試種了90畝黑玉米。採取「黨建+村集體+農戶」模式,實現荒地向「寶地」轉變。
在玉米種植方面,鎮農業辦科技特派員走進田間地頭實地指導玉米試驗地種植和傳授病蟲害防治技術,在作物生長關鍵期加強生產技術指導,同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確保玉米豐產豐收。
考川村的黑玉米種地不僅盤活了村內閒置的土地資源,同時促進了村集體和村民共同增收,群眾對此十分支持。另外,通過土地務工、土地流轉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在短期經濟作物種植的同時,充分發揮了聯農帶農作用,為村內勞動力提供了除草、施肥、打藥等務工機會,目前共帶動本村村民、脫貧戶務工20多人次,既幫助了群眾實現增收,又推動了高質量農業產業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發力,在集體經濟發展上尋思路、謀亮點、創實效,通過種植短期高產經濟作物等方式,持續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不斷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漁亭鎮農業分管領導朱琛說道。(記者 吳敏 通訊員 胡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