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文
香港與內地簽署《關於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放寬多個服務貿易業進入內地的要求,標誌着兩地經貿合作尤其是服務貿易合作邁上新台階。協議涵蓋多個範疇,不但體現中央對香港的厚愛、支持和期望,更彰顯了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協議在金融、電信、建築、旅遊、影視等多個領域,進一步降低或取消了香港服務提供者進入內地市場的准入門檻,為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在內地開展業務提供了更加優惠和便利的條件,將提升和深化兩地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空間,為香港開拓新的機遇。
這次修訂較以往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也更能發揮香港服務業優勢,香港各界應該抓住這一機遇,特區政府也要全力宣傳,推動各界積極對接國家政策,把「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作用發揮得更加充分,為國家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貢獻力量,助力香港實現由治及興。
這次修訂主要聚焦服務業,中央在結合香港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及業界訴求之後,在金融、電信、建築、旅遊等領域,進一步降低或取消對香港服務提供者的准入門檻,便利其在內地就業執業。
在銀行和證券業,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設立的外國銀行分行不得從事銀行卡業務的限制。在建築及相關工程業,允許香港產業測量企業可通過備案方式,在廣東省提供專業服務。在電影業,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不得投資電影製作的限制,允許香港服務提供者經內地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發行公司。在電視業,取消香港人士參與網絡電視劇作主創人員的數量限制。在旅遊業,優化實施由香港入境的外國旅遊團進入廣東停留144小時免簽政策。在電訊業:允許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銷售不可在內地激活的可於全球使用的電話卡。在保險業,取消香港金融機構向保險公司投資入股,最近一年年末總資產不少於20億美元的要求。
專業服務是香港的一大優勢,修訂大幅降低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的門檻,也放寬了香港專業人士到內地提供服務的資質要求,讓更多香港企業和專業人才能夠以更優惠的待遇進入內地市場,將為業界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亦可滿足內地對於專業、高質服務的需求,從而不斷提升內地的服務業水平,是一個雙贏方案。
協議涵蓋多個重要制度創新
更重要的是,這次修訂協議涵蓋多個重要制度創新,包括新增「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等措施,讓港商可按熟悉的法律簽署合同,更可選擇以香港作為仲裁地。新增「本地規制」的承諾,讓企業提供服務時,省卻繁瑣規則和降低貿易成本。大部分服務領域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須在香港實質性經營3年的年期規定,吸引外來投資。
事實上,前海已允許在區內登記註冊設立的港資、澳資、台資和外資企業,即使在沒有涉外因素的情況下,仍可協議選擇民商事合同適用的法律,包括香港法律。實踐證明,「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行之有效,既為企業解決法律爭議提供更多渠道,也為香港法律業界參與大灣區建設創造更多機會,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法律及仲裁中心的地位。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大灣區要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這次修訂提出的新措施,可為進入內地市場的香港企業提供便利,更有助對接兩地的司法制度,正是「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體現。
中央再次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藉此深化兩地的服務業融合,不斷鞏固和提升香港的服務業優勢,在修訂的推動下,香港業界將可更方便進入內地市場尋找商機,也可吸引更多外資以及國際人士通過香港作為進軍內地的「跳板」,修訂不但可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更將鞏固強化香港對外開放的地位,更好地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從而為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更大貢獻。這是中央對香港的定位,也是這次修訂《CEPA服務貿易協議》一大目的。
中央希望香港在國家高水平開放上發揮更大作用,有了中央支持,還須香港自身爭氣,如何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如何強化香港與國際社會的經貿聯繫,如何銳意改革,駕馭發展變局,用好獨特優勢,提升香港業界的競爭力,這些都是香港必須交的作業。(圖片:記者 馮瀚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