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太空油」成為熱話,令社會再次關注青年吸毒問題。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今日(18日)表示,中心推行的「Project RADAR III——隱蔽吸毒及干犯毒品罪行輔導計劃」,自2021年12月至今,分別為198名青年個案及124名家人提供輔導和抗毒支援,當中有個案吸毒超過10年才被社工發現,最嚴重個案更被法院判處20年監禁。
上述計劃獲禁毒基金贊助,為10至35歲的隱蔽吸毒、潛在或干犯毒品相關罪行青年及其家人提供介入輔導;同時為1325名大專院校和高中學生,提供禁毒專題講座及禁毒大使培訓,並為309名家長和教師舉辦工作坊,提升他們對毒品的識別和處理能力。另外,上述計劃結合大數據分析社交媒體上的毒品現象,提供線上線下的外展服務,以及推行網上禁毒宣傳教育。
過去3年的198名個案中,最常吸食毒品依次為:大麻(50.5%)、可卡因(27.8%)和K仔(11.3%)。
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梁兆騏表示,大麻和可卡因仍是青年最常吸食的毒品,然而,單計今年已有三成多(33.3%)跟進個案吸食新興毒品「太空油」,當中六成均為未成年人,情況相當嚴重。他指出,前線社工觀察到隱蔽吸毒個案存在許多誤解,例如誤以為毒品可以幫助處理情緒,相信自己可以有節制地吸食毒品。而個案難以被發現原因包括︰選擇隱蔽場所吸毒、得到朋輩協助隱瞞,以及個案沒有外顯的吸毒特徵,令其他專業人士未能及早發現等。
梁兆騏亦指出,毒販利用青年販毒的手法已不限於威迫利誘,更會利用他們的同理心,假借協助為名誤導他們參與販毒。毒販還會運用各種藉口及心理戰術誘使青年販毒,因此青年需要格外警惕。他建議社會建立更完善的支援網絡,共同為青年築起防線,加強青年對毒品危害及販毒嚴重法律後果的認識,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毒品問題。
22歲的阿希(化名)於15歲受朋友影響初嘗可卡因,其後結識童黨,吸毒成為他社交聚會的一部分。他輕視法律後果,導致吸食成癮,情緒亦變得不穩,甚至出現暴力行為。半年前因藏毒被捕,後經朋友介紹接受戒毒輔導,最終被判感化令18個月。在輔導過程中,阿希得到社工的支援和鼓勵,了解到自身優點和能力,也意識到吸毒危機。他開始重建正向生活,努力修補對家人、朋友和伴侶的關係,亦積極學習新知識,嘗試創業,決心遠離毒品。
據介紹,為期3年的「Project RADAR III——隱蔽吸毒及干犯毒品罪行輔導計劃」,為10至35歲隱蔽吸毒、潛在或干犯毒品相關罪行的青年,以及其家人提供輔導。詳情可瀏覽網站ycpc.hkfyg.org.hk,或致電本中心的求助熱線81009669。
頂圖: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梁兆騏(左二)建議社會建立更完善的支援網絡,加強青年對毒品危害及販毒嚴重法律後果的認識,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毒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