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隨着大灣區的持續融合發展,為本港學生的升學及就業創造了無限機會。今年10月,香港善德基金會獨家贊助「香港學生大灣區生涯規劃教育發展問卷調查(學生)」和「香港學生大灣區生涯規劃教育發展問卷調查(教師)」,大會今日(18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受訪學生曾到訪過大灣區,但有43%受訪學生表示對大灣區文化僅有一般了解,另有不少學生對大灣區的升學和就業機會了解不足。
是次調查由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及香港教育大學學校協作及體驗事務處執行,並由新界校長會、九龍地域校長會、香港島校長聯會、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協辦。兩項調查在問卷發出後的一個月內分別收回5623名來自官津、直資及私校中學生的有效問卷回覆,以及收回279份來自官津、直資及私校教師的有效問卷回覆。
香港善德基金會18日舉行「2024香港學生大灣區生涯規劃發展調查發布會」。
香港善德基金會主席董吳玲玲今日在「2024香港學生大灣區生涯規劃發展調查發布會」致歡迎辭表示,國家的「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帶來了歷史機遇,今次調查報告及專家建議將助力業界協助青少年了解大灣區的發展現狀,及早規劃升學及就業。
香港善德基金會主席董吳玲玲致歡迎辭。
善德基金會常務副主席湯修齊表示,調查結果顯示,近88%受訪學生曾到訪過大灣區,其中深圳和澳門為最常到訪的城市,惟約43%受訪學生表示對大灣區文化僅有一般了解,約41%受訪學生對大灣區的升學機會了解不足。從調查結果所見,在學生們的未來升學和就業計劃上,只有少數學生有明確的在大灣區升學或就業的計劃,大多數學生對此尚未做出決定。
香港善德基金會常務副主席湯修齊發表調查報告。
此外,在教師方面,雖然約95%受訪本地教師曾到訪過大灣區城市,其中深圳和澳門是最常訪問的地點,但是受訪教師對於大灣區文化的深入了解較為有限,只有約3%表示很了解。教師對於學生在大灣區的升學和就業機會的看法上,多數持正面態度,認為大灣區提供了較好的發展機會,尤其在人脈網絡的構建和職業前景的開展方面。
就學生問卷調查報告,善德基金會提出12項具體建議,包括:學校在設計生涯規劃及相關課程或活動時深化學生對大灣區文化和歷史的理解;加強大灣區升學和就業指導服務;利用和優化社交媒體資訊並回應學生疑問;強化家庭參與支持;家長多與子女溝通和支持;透過家長講座和工作坊認識灣區最新發展和機遇;教育局設立專款給學校或家長教師會申請;將大灣區遊學團優化為中學生在大灣區大型機構的工作體驗團;教育機構加強交換生計劃;開設加強融入和適應能力培訓課程;大專院校定期研究和評估學生的升學和就業興趣和需求;為教師提供培訓課程增強協助學生的能力;提供實用課程、促進跨境交流、校友經驗分享和支持創新等為學生的未來保駕護航。
至於就教師問卷調查報告亦提出了6項建議,包括:學校設計和推動符合大灣區發展需求的生涯規劃課程;增強教師對大灣區的了解和歸屬感;定期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加大學校的教育資源和支援為學生提供升學指導;拓展學校與外部機構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學習交流的機會;制定並實施一套全面的標準操作流程,力爭所有學校均能推廣大灣區的升學和就業計劃。
另外,香港善德基金會將於12月10日下午3時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賽馬會演講廳舉行「香港學生大灣區生涯規劃發展」論壇,邀請到全國人大代表林至頴及香港教育大學李子建教授主講,為教師搭建專業交流平台,歡迎全港中小學校長、老師和家長報名參加,額滿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