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協率先於轄下4個地盤搭建MiC多功能辦公室,包括觀塘安達臣道R2-4用地、啟德第2B區1號用地、元朗元龍街及古洞北專用安置屋邨項目。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表示,未來會將興建MiC多功能辦公室納入承建商合約條款,除非地盤條件受限,否則承建商均須依規定設置。承建商亦需向房協提交全年活動計劃,定期舉辦團建活動,如工地籃球賽、節慶及家庭樂等。預計半年後將於馬頭角增設第五個辦公室,明年將於明華大廈啟用第六個。
房協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介紹MiC辦公室。
張冠華介紹,設立MiC協作中心有三大理念:一是加強智慧工地管理;二是改善工地環境,帶動關懷文化;最重要的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當「盒仔」運抵工地後,僅需7天即可完成組裝,再花一周時間搬家俱並進行少量機電接駁,兩周即可入伙。目前房協有11個在建項目獲得建造業議會「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每個「安全智慧工地」都設有一個「中央管理平台」(CMP),可管理入閘訊息、定期分析數據,並於高風險區域設置鏡頭,透過AI鏡頭監察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或在工人進入高風險範圍時,提醒操作員及時採取相應措施,避免意外發生。
智安基地的「中央管理平台」(CMP)。
以觀塘安達臣道R2-4用地為例,該地盤製作了30多個MiC「盒仔」,而30至50個「盒仔」即可組成一個MiC辦公室。張冠華表示,30多個「盒仔」成本不是很高,爲數百萬元。房協盡可能以業主身份找顧問設計師幫助設計,並期望第一日收地盤時辦公室已存在。辦公室在4個專案可用的時間很長,如觀塘安達臣道R2-4用地可使用30多個月,合約訂明辦公室使用權屬於承建商,且很多承建商都有自己的儲存空間,可臨時儲存「盒仔」,準備房協後續項目。很多業主如建造業議會已來參觀過,很認同此模式能提升工友工作尊嚴,避免過往坐在路邊進食的情況。
半戶外休息空間。
據了解,房協在規劃MiC多功能辦公室時亦都有諮詢工友意見,討論項目命名。例如觀塘安達臣道R2-4用地的項目名稱是「WISE」,W代表Well-being、I代表Innovation、S代表Safety、E代表Environmental,中文名稱是智安基地。
智安基地內設有籃球場。
釘板工人阿芯去年6月進來該地盤工作。她指這裏特別衛生,有淋浴間、女更衣區,更設有「你聽我講」白板,讓工人提出建議,比如建議增設飲水機,假如未能即時提供都會回答何時會有。工地有籃球場,早上可做早操,不同工種行業的師傅都可一起打籃球,認識更多的師傅,大家交流談天會更客氣、友善一點。
會議桌便利工人與承包商討論工程進度。
啟德第2B區1號用地項目名稱為「合一盒」,合代表不同工種、群體、人士能合一一起在這裏工作;盒就是MiC,諧音「瞌一瞌」,工人辛苦時、中午休息就來這裏「瞌一瞌」。辦公室去年9至10月完成安裝,面積近900平方米,大樓還有約半年封頂,屆時辦公室需要拆卸搬去其他地方,故可使用兩年時間。
啟德第2B區1號用地項目名稱為「合一盒」。
工友與辦公室同事一起上色壁畫,融入啟德、獅子山、飛機的窗、九龍城舊樓等元素。
工人阿培在此工作約半年,認為工地各方面不錯,有很多桌子方便與大判商討工程進度,用膳區設有冷氣休息室,飲茶時段還能看大電視了解新聞。門口設有系統,若工人未戴好安全帽/繩會發出提示,這些系統保護了自己,謀生時都安心一點。下班後,還可以與工程顧問團隊在籃球場比賽,他很開心,感覺於地盤工作有了歸屬感。(圖/文:記者 唐信恒)
頂圖:智安基地內設有休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