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精彩太好看了!」「有機會還想再看一遍。下一站是到哪裏演出啊?」11月30日晚,烏魯木齊大劇院掌聲雷動,歡呼聲不絕於耳,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在新疆的第三場演出圓滿收官。至此,《詠春》的總演出場次也刷新至222場。
作為2024年度援疆省市舞台藝術精品交流展演活動,此行《詠春》首次以完整版之姿亮相新疆,「武舞融合」的創新形式生動展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動人魅力,「向光而行」的深層次精神表達傳遞出同心協力共傳文脈的心聲,吸引並感動了眾多新疆觀眾,以藝術浸潤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連接民族情誼的橋樑。
演出非常震撼令人興奮
「真的非常震撼!令人興奮!舞蹈和音樂節奏融合得特別棒!」首次觀看舞劇《詠春》的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演員孜拉來·畢斯爾,一連用3個感嘆句向記者表達了自己對《詠春》的喜愛。她希望未來能夠有機會與演員們進行專業的交流。
同樣身為演員的艾尼卡爾江·艾爾肯也對《詠春》的演出讚不絕口。他告訴記者,自己之前也學習過詠春拳,「舞劇《詠春》對我有很大啟發,以後有機會也會嘗試同樣題材的舞蹈創作。」
「新疆這兩年文化演出多了起來,我倆經常約着一起來看,精神生活豐富了很多。」11月30日下午,早早來到劇場的觀眾李寶珠正在和朋友畢艷華開心交談。「《詠春》是我兒子推薦來看的,他說媽媽你一定不能錯過這部劇,實在是太精彩了。」李寶珠說。
「這次終於能在自家門口欣賞《詠春》,大家都很激動。」曾在深圳觀看過《詠春》的3位烏魯木齊當地劇迷,此次帶了六大箱自製的《詠春》周邊,包括根據演員Q版形象製作的鑰匙扣、徽章等等,當作小禮物送給每一位演職人員。演員與觀眾的熱情互動,在劇場內一次次上演。
既進劇院又進校園 讓好作品來到家門口
11月30日晚上,烏魯木齊八一中學初一學生努爾阿婭提·艾尼瓦爾和媽媽提前1小時就來到劇場,眼裏充滿期待。
原來,《詠春》在烏魯木齊正式開演前一天,陳賢哲、王沅琳等《詠春》的主演們與武術顧問董崇華攜手走進烏魯木齊八一中學,與學生們共話非遺,並在現場教授詠春拳基本功,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讓文化走進校園。「當天的活動結束後,我就趕緊拉着媽媽一起買票了。我想在舞台上看到這些颯爽的哥哥姐姐們,了解更多傳統文化。」努爾阿婭提·艾尼瓦爾告訴記者。
共育「石榴籽」,綻放「團結花」。舞劇《詠春》落腳在文化傳承。此次,《詠春》走進新疆校園,文化的種子、追夢的種子在生根發芽。「以文化人、以舞共情、以藝通心,《詠春》走進校園,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認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八一中學彭宏老師說。
舞蹈,作為一種跨地域、跨文化的「世界語言」,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此次新疆演出,「舞武融合」的《詠春》再次展現出強大的人心穿透力,以藝術浸潤文化交流,深疆兩地共繪文化潤疆「同心圓」。
「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文化潤疆就是創作更多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讓好作品來到家門口,滿足大家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詠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自新疆昌吉州的教師柯皓月非常感謝深圳能把這樣優秀的舞台藝術作品送到新疆。她認為,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挖掘中華文化精髓,舞劇《詠春》正以綿綿之力,為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添磚加瓦。
「雙向奔赴」促進文化交流交融
《詠春》在新疆的成功演出,不僅是一次中華文化與嶺南氣質的生動展示,更是一次跨越山海的雙向奔赴。
「新疆觀眾們都非常熱情,每場結束後大家都很興奮地站起來給我們鼓掌、歡呼,能夠感覺到大家對我們的肯定和認可。觀眾的熱情反饋也讓我們有更多動力去釋放自己的表演激情。」「葉師傅」飾演者陳賢哲告訴記者,「我們其實是在和新疆觀眾彼此照亮。同時,這次能來新疆演出也是向新疆舞蹈同仁交流學習的難得機會。」
新疆的演員們也有同樣的感覺。「深圳舞蹈演員們每個動作的完成度都很高。」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演員庫地熱提·亞森和白笙雲直言自己在觀看演出後「大開眼界」。「我們新疆以民族舞蹈居多,在《詠春》中看到現代舞、古典舞和武術的創新結合,我們自己也會收穫很多有關藝術創作的思考和啟發。」
11月30日晚,新疆藝術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青年編導張鵬和妻子李夢雨來到現場觀看《詠春》,兩人領銜創作的《陽光下的麥蓋提》《爺爺的薩瑪瓦爾》兩次獲得「荷花獎」民族民間舞獎。「第一次觀看了完整版的《詠春》,我發現它的故事結構以及劇本切入角度都令人耳目一新。」在張鵬看來,《詠春》既展現了舞蹈的特性,又做到了細緻敘事,讓觀眾可以多角度欣賞舞劇魅力。
張鵬表示,《詠春》中蘊含着豐富的中華文化符號,這樣一部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作品來到新疆,能夠讓新疆觀眾更好地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潤疆是我們文藝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詠春》來到新疆,就是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一個生動體現。」(記者 黃萍 鄭銘 賴犁)
頂圖:11月30日晚,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在新疆烏魯木齊大劇院的演出圓滿收官,總演出場次刷新至222場。圖為觀眾在《詠春》門票上蓋章留念(賴犁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