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普選特首 依法辦事

2014-04-09
来源:香港商報 梁錦松

  ——梁錦松

  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早已遐邇聞名;金融服務業是特區的經濟重鎮之一,在這方面香港有非常高的競爭力,切勿妄自菲薄。香港金融業亦確實為國家作了不少貢獻。

  現在,國家的全面金融改革正蓄勢待發。香港本可以借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內地共創雙贏局面,但誠如金融發展局所言,伴隨機遇而來的是外部及主要是內部的挑戰:「社會政治化及分化日益嚴重,……導致政府難以有效決策及施政,……令本港營商環境及良好形象受損。」

  以法為本 善莫大焉

  近年,特區政府施政日趨舉步維艱,有目共睹。究其原因,與市民大眾對領導班子的認受性看法迥異,立法會內的政治環境日益多元有關,這難免造成包括行政立法、官民關係及管治團隊等各方面的緊張。

  一個由普選所產生的行政長官,其認受性將大大提高,亦有利他招攬人才加入特區政府,使政府可以更好地推動符合特區長遠利益的政策,提升香港經濟整體——不光是金融界——的競爭力,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和促進社會和諧。

  更何況,2017 年沒有特首普選及隨之而來的管治改革,香港何止是原地踏步、裹足不前?簡直是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或有覆舟的可能性。

  然而,普選特首,香港必須依法辦事。這是因為香港歸根結底是一個法治社會。香港之能躋身名列前茅的國際金融中心,與嚴守法治精神牢牢分不開。如果行政長官的產生方法不依基本法行事,此例一開,風氣漸長,會蠶食香港法治的根基,這對香港各方面都有莫大的傷害。

  故此,在爭取普選行政長官方面,我們亦應依法守法,絕不能損害香港這優良傳統。

  均衡參與 尤為重要

  普選特區行政長官,是一人一票,全民參與。但在這之前,先要組成「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參照基本法附件一有關選委會組成所用的「均衡參與」原則,工商、金融界及其他三個界別各佔人數的25% 。必須注意,2012 年,金融及保險佔本地生產總值之16%,加上工商界,佔本地生產總值——即經濟貢獻——就不止25%了。一人一票,已照顧了合資格選民的權益,在提委會上強調均衡參與的原則,是務求在另一層次雨露均沾,照顧不同界別的權益。

  符合實際 循序漸進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普選特首,當然和港人的切身利益有關,但以中央政府為首的內地也是持份者,國家主權方面的權益特別需要得到適度照顧。

  沒有祖國的支持,香港經濟不可能有今天的繁榮。在香港經濟危難的時候,例如2003 年「沙士」風暴驟起時,我作為當時的主事官員,往返北京與有關部門商議內地向香港速添旅遊人士及代表特區與中央簽訂CEPA,當時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

  我相信,明事的香港人會支持行政長官在照顧特區利益的同時,不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與中央為敵。

  還有,環顧古今中外,普選都沒有一蹴即就的,亦沒有單一的最佳模式。在香港普選特首,循序漸進顧及「一國兩制」神髓,是負責任的做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信焉。套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另一議題上的說話,那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衷心希望,2017 年(香港)能實現普選行政長官。

[责任编辑:鄭嬋娟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