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兩岸向前就是最好反獨

2014-09-06
来源:香港商报

  「台獨」幽靈,在兩岸交往中不曾停止其作惡的本性。只是,「台獨」不再是阿扁、蔡英文、民進黨、台聯等這些人的代名詞。隨著太陽花學運的爆發,「新台獨」橫空出世,逐漸成為「台獨」勢力的馬前卒。「台獨」年輕化、民粹化、網絡化、暴力化,加上以意識和政治操作的傳統「台獨」,兩者相互「配合」成為兩岸最為頭痛的事。

  兩岸合力回擊「獨」勢力

  太陽花領袖林飛帆、陳為廷等人日前赴美大談「台獨」,渲染大陸威脅論,政治行情節節高升。不過,這些人不能代表島內年輕人,更多人其實接受自己是中國人,沒有在學運的激情里迷失方向,只不過這些人比較務實、沉默,不願在網絡上和現實中發聲,更不樂意與不同意見者爭吵,所以在公共視野中呈現弱勢。「台獨」勢力正是藉助這個弱點,大肆渲染所謂的「台獨」高民意,尤其在張顯耀事件發生后,兩岸關系陷入冰凍期,「台獨」分子落井下石,唯恐兩岸再有半點交往。

  如果兩岸因此停止了前進的腳步,正是中了這幫好事之徒的圈套。不過,兩岸卻反其道而行,國台辦張志軍日前訪美強調,兩岸發展趨勢「不會因個別事件而停滯」,陸委會也以積極態度呼應。另外,兩岸兩會首長日前在淮安會面,林中森一句「兩岸關系不受風風雨雨小小波瀾影響」,陳德銘回應「我看不到風雨,只感覺陽光燦爛。」兩人共同宣示,兩岸關系不受枝節小事影響,加快兩岸協議進程。所謂加快協議進程,正好與兩岸日前宣布本月10月復談貨貿遙相呼應,年底或明年初「陳林會」可能簽署貨貿、爭端解決、避免雙重課稅、兩會互設辦事處等協議,將與服貿一起排隊待立院審查,正面回擊太陽花學運以及張顯耀事件,兩岸和平發展不會停止腳步。

  不利選情綠作繭自縛

  尽管兩岸法案在立法院審查陷入停擺,但兩岸加強正常交流不但減少時機空耗,也破壞了民進黨反兩岸正常交往的如意算盤,讓民進黨失去杯葛的政治杠杆。更重要的是,當兩岸協議排隊審查時,民進黨依舊不改反對,無疑落入「不審查」之詬病,而兩岸經貿遭人為阻礙,經濟發展必然受到拖累,廣大業者和民眾必然將「台獨」視為罪魁禍首,民進黨此舉乃作繭自縛。

  另外,島內已經進入「九合一」選戰關鍵期,各黨派的眾諸侯正竭盡全力為贏得勝選各施其術。作為選舉的重要因素,「兩岸關系」將再次扮演關鍵角色。財經學者出身的蔡英文深知台灣經濟目前的處境,台灣政經難題的解決方案在全球化,但無論就政治或經濟而言,台灣不可能實現一個如民進黨主張的「沒有大陸的全球化」,亦無可能「由世界走向大陸」。尤其是在中韓FTA的壓迫下,台灣亟需通過服貿、貨貿來對冲,保有大陸市場的份額。杯葛兩岸經貿不但使台灣在世界整合中邊緣化,將重創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經濟。這些在務實、理性的選民眼中將被放大,民進黨無疑將選舉利好白白送給國民黨,必然重蹈前兩次大選敗北之覆轍。

  了解台灣政黨執政的人都知道,民進黨黨性就是斗爭,遇強則強,遇弱則弱。任何議題,甭管有理無理,只要你不讓步,他就不想后果往前冲撞,即使是兩敗俱傷。而你如果選擇退讓,他就會得寸進尺,直到你無路可退。因此,面對民進黨的杯葛、「台獨」勢力的挑釁,兩岸更要增強互信、消弭摩擦,讓敵對勢力無機可乘。

  鍾智維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