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穀歌們”的壟斷是否該被打破?

2014-11-28
来源:腾讯科技

  香港商報網訊騰訊科技 11月28日,《經濟學人》網站日前發表文章稱,歐洲議會提議分拆穀歌(微博),這是歐洲政客“谷歌恐懼症”的最新表現,此舉既是為了保護歐洲本土公司,也是對資料濫用的擔憂。這樣做其實大可不必,一方面互聯網領域的監管必要性不及實體領域,另一方面與其保護本土公司,不如加大創新力度,鼓勵歐洲的穀歌或Facebook橫空出世。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儘管沒有提到公司名字,但是歐洲議會在11月27日投票表決之前針對的美國互聯網巨頭很顯然就是穀歌公司。歐洲議會在一份草案中呼籲“解除搜尋引擎與其他商業服務的捆綁”,以確保歐洲公司和消費者擁有一個公正的平臺。這是歐洲在“穀歌恐懼症”上冒出的最新事件,也是最具戲劇性的事件。

  歐盟前競爭事務委員華金·阿穆尼亞(Joaquin Almunia)曾在今年提出多項和解條件,要求穀歌在搜索結果中更加突出競爭對手的商務和地圖服務。但是歐洲議會希望其繼任者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因此呼籲分拆穀歌。

  歐洲議會並無權強行分拆穀歌,但是觸及了一個從華盛頓到首爾的全世界諸多政客都提出的擔憂,並整合了從隱私到行業政策的諸多問題。那麼,穀歌和其他一些公司在互聯網領域的統治地位到底有多麼令人憂心忡忡?

  到底是誰對大型的“壞搜尋引擎”感到擔心?

  在美國互聯網搜索市場,穀歌的市場份額為68%,但這家公司在歐洲很多國家的份額超過了90%。與Facebook、亞馬遜和其他科技巨頭一樣,穀歌也受益於網路效應,旗下一項服務的風靡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用戶,進而打造了自己的不敗金身。穀歌收集的資料超過了其他任何公司,並且更善於利於這些資料。一旦人們開始使用穀歌搜索服務(以及其電子郵件、地圖和數位存儲服務等),他們就會很難罷手。一些小型廣告主也發現轉移到其他的廣告平臺太過麻煩。

  穀歌顯然佔據了壟斷地位,那麼它是否濫用自己的壟斷地位則是另外一回事。穀歌被指在搜索結果中偏袒自己的服務,使得廣告主很難在多個線上平臺開展廣告宣傳,穀歌還涉嫌在搜索結果頁面上直接提供答案,而不是把用戶引導到其他網站。不過穀歌的行為與微軟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針對網景的系列活動截然不同:穀歌並沒有群發電子郵件來“截斷”競爭對手的“空氣供應”。另外,有些功能對穀歌的競爭對手構成了傷害,但卻令其用戶受益。例如,直接向使用者顯示航班資訊、目的地或地圖可以節約時間。儘管廣告主經常為要點擊數量支付高額的廣告費,但使用者使用穀歌服務卻分文不付,正如黃頁服務收費發佈水管工或花匠廣告,但向用戶免費提供,以及夜店向男士收取較高的入場費,而女士則享受免費入場的待遇。

  政府不應像監管線下服務一樣嚴格監管互聯網壟斷服務,這樣做還有其他一些原因。首先,數字領域的門檻很低,發佈一個全新的互聯網產品或服務從未像現在這樣容易,Instagram、WhatsApp和Slack的快速崛起就是例證。而在實體領域打造一個競爭性的架構難度要大得多,電信運營商和能源公司都深知這一點。因此,實體領域的競爭要少得多,因此需要更多的監管。確實,大公司經常收購新興公司,正如Facebook收購Instagram和WhatsApp,以及穀歌收購Waze、Apture等,但是這樣的收購反而鼓勵了更多創業公司的成立,在新興領域形成了更多的競爭。

  其次,儘管從穀歌轉向其他互聯網服務會產生不少成本,但他們使用的產品並不缺少客戶,就像微軟Windows一樣。另外,儘管網路效應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它並不是永久的優勢,例如MySpace在社交領域的衰落,以及最近穀歌旗下曾經在巴西市場佔據統治地位的社交服務Orkut的衰落,二者都在與Facebook的競爭中敗下陣來,而Facebook自身也面臨著一波即時通訊應用的威脅。

  最後,最近幾十年的經驗表明,科技領域的統治者(例如大型機領域的IBM或PC作業系統領域的微軟)或許會壟斷一段時間,但最終會隨因跟不上時代而被超越,或者新技術會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拓展市場,給他們帶來全新的競爭對手。Facebook正在蠶食穀歌的廣告營收。儘管Android大獲成功,但智慧手機的崛起卻威脅到了穀歌自身:現在用戶在APP上花費的時間遠超網頁,而隨著諸多公司都在基於開源的Android打造自己的移動生態系統,穀歌正在失去對Android的控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家公司能夠在資訊技術的頂峰停留兩個迴圈。有時候過去的統治者會在新時代只遺留下一項利潤可觀的業務,正如微軟和IBM。但是他們過去統治的領域也只能成為更大版圖上的一部分。

  做好自己的事情

  歐洲議會的穀歌恐懼症看起來有兩種擔憂的症狀,一種比較值得,另外一種則不然。其中一個症狀是想要保護歐洲的公司。反對穀歌聲音最大的兩家公司分別是斯普林格集團和布林達傳媒集團,這是兩家德國傳媒業巨頭。與其攻擊成功的美國公司,歐洲的領導人不如反問自己的大陸為何沒有產生像穀歌或Facebook這樣的公司。開放歐洲的數位服務市場更有助於創建這樣一家公司,而不是保護現有的公司。

  隱私則是歐洲對互聯網巨頭的另有個擔憂。對穀歌和Facebbok等公司對個人資料的使用加以限制是正確的:例如,他們的服務應當在預設設置中保護隱私,公司收集個人資訊應當得到使用者的許可。歐洲的政客們在這方面表現出的興趣遠高於美國同僚。但要消除這個擔憂,他們應當監管公司的行為,而不是他們的市場地位。如果歐洲政客們能夠有更加明確和清晰的思維,歐洲公民也會受益匪淺。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