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反通縮不會是內地新常態

2014-12-11
来源:香港商報

   剛剛經歷了12665億元世界性成交天量,日振幅超過9%巨震的內地股市,10日又恢復了元氣,創業板指數大漲4.52%,上證綜指大漲接近3%,兩市成交萎縮到8600億元的水平。筆者分析認為,股市快速恢復元氣和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11月份經濟數據有關,因為大盤指數就是在數據公布之后實現「V」型反轉。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份經濟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4%,連續三個月處於1時代,創2009年11月以來近5年新低;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7%,連續33個月負增長。
 
  此數據被各方解讀為中國進入通縮時代的證據,市場一方面繼續展開牛市高點預期的競賽,另一方面展開中國是否進入通縮時代的論戰,而認定是的一方明顯占了上風。輿論分析,內地勢必會連續出臺反通縮措施,反通縮也勢必會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常態。有機構認為,中國通縮危機嚴峻,未來1年最多3次降息6次降準;市場更強烈預期,本周內地將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而股市正是因為基於此憧憬而展開反彈的。
 
  但是,內地真的會如各方預期的那樣將進入通縮時代嗎,反通縮會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嗎?
 
  認定通縮因素尚不充分
 
  從中國內地經濟面來看,中國通縮跡象尚不充分。
 
  首先,內地出現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情況,其中更主要的是反映在實體經濟中。由於經濟的景氣度持續回落,實體經濟資金緊張局面日益加深,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企是不爭的事實。央行11月降息就有為實體經濟紓困的因素存在。但是,實體經濟反映的問題核心還是一個產能過剩,當務之急是應該想辦法把結構調合理,這是政策導向應該做的事情。看內地股市就知道,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的立論是不成立的。9日內地兩市成交達到12665億元,這是世界股市的奇跡。10日公布的數據更顯示,內地股市的保證金已經突破了萬億大關,這說明內地市面上貨幣減少是有選擇性的,而不是全流域的。而更重要的是,盡管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到7.5%左右,但內地就業在繼續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在增長,購買力在增長,這都是內地尚未進入通縮時代的證據。
 
  第二,如果說內地出現一定的通縮跡象,那原因也是很復雜的。通縮壓力既有內憂又有外患,所謂「內憂」是指內需不足,「外患」是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也就是說,輸入性的通縮存在。國家統計局解讀認為,11月PPI下降是受到國際油價大跌影響,從國際因素看,國際價格持續下跌,帶動內地成品油價格下降。11月份汽油和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下降5.6%和5.9%,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0.05個百分點。
 
  第三,CPI回落有歷史因素。前些年內地一直面臨通脹壓力,持續的通脹累積了CPI持續回落的空間。所以即使CPI目前的回落仍會持續,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消化前些年的升幅。如11月份蛋價、鮮果價格在下降,但同比漲幅仍然不低。而且11月份CPI環比下降,新漲價因素有所減少主要是受天氣、季節和國際因素的影響。

  貿然反通縮或得不償失
 
  目前還不能就公布的經濟數據就得出經濟衰退、經濟下滑這樣的判斷,更不能看到CPI下降就輕易動用貨幣寬松政策,大發貨幣。
 
  有財經人士的分析就很中肯,經濟發展新常態就是保持CPI的一位數增長,而不要去糾結具體是多少。如果是產能過剩的問題,發貨幣有什麼用?如果是因為石油價格在世界範圍內下降,發貨幣又有什麼用?
 
  11月內地降息產生的效果也證明,貿然降息降準并不會直接提振實體經濟,釋放的流動性不是流向實業,而是積聚到股市惡賭,銀行在爭奪儲戶,實際存款利率不降反升,社會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沒有緩解反而加劇。所以不要輕言中國進入通縮,不要輕易啟動反通縮機制,貿然反通縮很有可能會讓內地得不償失,只會加劇境外資金在內地股市的惡炒,然后在賺得缽滿盆滿之后大抽離,留下一個更大的爛攤子。
 
  所以,反通縮應該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常態。
 
  作者:王長久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