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結束投行不代表一葉知秋
中資投行:行業最壞時刻已過
中環晚來風急,渣打(2888)不動聲色結束投行業務,令業界譁然。有投行界人士直言,行業最壞時刻已過,燒到埋身的機會不大,更預計今年香港IPO繼續旺丁旺財,數目按年增三成,集資金額增五成。香港商報記者 張威紅
「去年香港IPO市場多好,想不明為什麼要把它結束。」一家中資銀行證券研究部主管對渣打「瘦身」大表惋惜,香港投行業務已經走過寒冬,現在把它摺了應該是自身問題多過行業問題。
數據顯示,去年香港IPO市場造好,集資額7080億元,按年升91%,為歷年來第二多;新上市公司數量122家,超過2002年創下的117家紀錄。
上周四,渣打在沒有預兆下把環球投資銀行業務結束,包括企業現金證券、證券研究及證券融資市場業務(即新股上市、配股包銷等)。該行表示,行動將為明年節省1億美元開支,涉及削減全球約200個職位,裁得最多的是港人,占一半人數。
中資投行淡定
市場關注渣打點燃的星星之火會否燎原,市場聲音兩極化,中資投行界淡定過豬油,外資界怕有寒蟬效應,開始有兩手準備。
「不擔心裁員潮會燒埋身,這是渣打自身問題。」上述中資銀行證券研究部主管直言,在人民幣國際化浪潮里,渣打與中資離得太遠,豐(005)就不同,同中資有很多合作。譬如豐櫃齘打的標語是「我們講三種語言」,能夠接上地氣;反觀渣打,別的不說,人民幣計價股票誕生多時,還不能在它的網上買賣該類股份。
上述人士續說,一般企業面對困難時有兩種選擇,一是結束,二是努力創造新盈利點。既然渣打盈利主要來自新興市場,像中國市場那麼大,可以創造很多新盈利點,包括廣深港自貿區、前海、滬港通等業務。「若能挖掘出它的痛處,或成業界商機。」
「最近幾年行業競爭加劇,僧多粥少下,搶項目有一定難度。」一名前渣打投行高層對記者說,渣打IPO不是強項,該行很少以渣打亞洲或渣打證券亮相,加上一個項目推出前,要做好幾年準備功夫,若賣點不足,壓力相當大;此外,銀行財務信貸標準又抓得緊,稍不留神就被罰款。
他透露,渣打結束投行部門不是第一次,在1997年有過一次經驗,當年該行的投行業務還是市場「一哥」,可惜不敵亞洲金融風暴,說結束就結束。「這次算好一點,還留有企業融資、衍生產品等部門。」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后,渣打對「金融超級市場」念念不忘,當年收購摩根大通嘉誠旗下的嘉誠亞洲,東山再起。
一名歐資大行分析師對記者說,這兩天開始廣發履歷,目標是中資投行。他說,近年中資投行崛起,投行業務這塊餅被嚴重攤薄,內地企業越來越傾向找中資投行做IPO項目。
六福今年剛增證券研究部
以國泰君安(1788)為例,投行部門成立4年,IPO數量逾40宗,成為該行最主要收入來源,占投資銀行部收入的六至七成。單以去年上半年計,該行股權融資業務強勁,半年內共擔任5家企業上市保薦人,7次IPO帳簿管理人,8項牽頭經辦人或配售代理。
解構背后原因,記者在3年前有分析過,如今一一實現。經過多年歷練,中資投行「硬件」已過關,現在比較的是「軟件」,國泰君安一直奉行「一條龍服務」,或更具「人情味」,IPO完結后,會與企業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對比外資投行完事后,拍拍屁股走人有很大分別。資料顯示,國泰君安配售業務收入去年上半年按年大增5.4倍至1億元,其中過半來自其IPO客戶。
這邊有人辭官結束投行,那邊廂有人漏夜設研究部。六福金融成立近4年,今年剛增加證券研究部。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許照中說,受惠滬港通,積極搶戰A股市場,設立研究部對業務有幫助。對人才方面,他喜歡聘請肯搏、肯下苦功的內地專才,沒有經驗不是問題,問題是對份工有沒有熱情。
展望后市,資深投行銀行家溫天納預計,受惠內地改革政策繼續深化、深港通的推出、A股有望納入環指等一系列利好消息扎堆,今年新股市場有望再創新高,估計IPO數目增加兩至三成,集資額更有望增加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