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注冊制匆匆而來,A股準備好了嗎?

2015-02-10
来源:大河網

  2000年3月16日,我國股票發行體制開始從審批制過渡到核準制。時隔1年的時間,我國股票市場正式進入核準制模式。

  然而,經歷了十余年的發展,核準制模式已然不適合當下的市撤境。于是,比核準制更為先進的制度也正式問世,那就是股票發行注冊制度。

  一般而言,在核準制模式下,基本遵循的是強制性信息公開披露與合規性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即強調了審核的嚴格性,對質量不過關的企業進行嚴格的篩眩

  按照首發企業的審核流程,從接收材料到最終拿到核準批文,企業一般需要經歷九道程序,分別是受理、預披露、反淚、見面會、預先披露更新、召開初審會、發審會以及封卷、會后事項補充,最后才能夠獲人準的批文。

  顯然,面對繁瑣的程序,卻給大多數符合條件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麻煩。普遍來說,企業從申請到最終發行需要耗費半年以上的時間。更有甚者,待企業進入發審環節后,卻開始出現部分條件不達標的現象,由此無限延長了企業的發行上市時間。

  但是,與之相比,股票發行注冊制度卻是市朝程度最高的制度。在實際操作中,它僅對注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但對持續盈利能力、發行人投資價值等卻不再進行實質性的判斷。換言之,給擬發行上市的企業降低了準入的門檻。

  當下,屬于我國經濟轉型的敏感時點。在此時間內,我國直接融資功能也逐步受到管理層的高度重視。

  一直以來,以銀行貸款為主導的間接融資功能已然承擔了社會上大部分的責任。但是,因獲取銀行貸款的門檻很高,且基本向大型國企或上市公司進行開放。因此,對于大多數的中小企業而言,基本無法從銀行貸款這一間接融資渠道上獲取較低利率的貸款。顯然,在這一背景下,將深刻影響到我國實體經濟的有效發展。

  不過,在另一方面,以股市、債券為主的直接融資渠道卻長期遭到冷待,整體融資規模占比明顯偏低。至此,管理層擬借助注冊制來激活股票市場的直接融資功能,進而反哺實體經濟,加快我國經濟轉型的進程。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我國股票市場的新股發行節奏已經明顯加快。

  據統計,繼年初核準了2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后,近期再度核準了2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按照預期凍結的資金規模來看,其中年內首批新股發行合計凍結1.67萬億流動性,至于此次也將突破2萬億關口。由此可見,新股發行節奏的加快,實質上是為注冊制度的全面鋪開而鋪路。

  此外,根據近期的消息顯示,從今年6月起IPO審核工作移交滬深證券交易所,各項準備也將會圍繞這一時點進行展開。

  注冊制度驟然加速,確實是中國資本市場中的又一盛事。不過,在注冊制度匆匆而來之際,那中國股市準備好了嗎?

  回顧近一個月的行情,A股市場的運行趨勢出現了明顯的轉向。其中,近期股市的接連下挫,卻與新股發行節奏的驟然加速有著密切的關系。

  其實,回顧前幾輪A股的上漲行情,卻多被一紙政策而覆滅。而其中,新股發行節奏加速、市場融資再融資需求擴張卻是幾次上漲行情中最大的殺傷性武器。

  如今,隨著接連的新股發行批文的下放,新股發行的速度卻出現了明顯的提速,由此給市場帶來了直接性的沖擊。以近兩周為例,A股市場自3404高點調整以來,累計最大跌幅高達10%,并一度逼近3000點整數關口。

  顯然,在注冊制模式下,市場必須要適應新股發行節奏加快的環境。未來,隨著注冊制度的全面鋪開,可能會出現新股批量式發行上市的現象,由此給市場帶來極大的考驗。

  新股發行節奏加快是未來注冊制度模式下的一大特征。與此同時,如何把關首發企業的質量,卻直接考驗中介機構的判斷能力。

  由此看來,在注冊制模式下,一方面是中介機構的責任明顯加強,其將具有首發企業能否發行上市的直接決定權;另一方面卻是監管部門的審核權力轉移,隨著證監會監管模式的迅速轉移,未來將直接考驗到監管部門在“事中”、“事后”的監管能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注冊制是成熟市場的一大特征,同時也是市朝程度最高的一種發行制度。不過,在其全面鋪開之際,卻會給市場帶來不可估量的沖擊。對此,在注冊制出臺之前,不僅要將強制退市、嚴格信披等配套補充制度給予完善,而且還必須進一步強化中介機構的責任,完善中介機構的監管懲罰體系。否則,面對批量式的新股發行節奏,A股市場恐將無法承受如此強壓。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