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內地游客新變化 長策短措促經濟

2015-02-16
来源:香港商報

  水貨客在香港儼然成為極不受歡迎的群體。沙田昨日上演反水貨客行動,又釀成沖突混亂;無獨有偶,上水也有團體舉辦導賞團,帶領參加者游覽及拍攝水貨客活動的地點,抗議當地居民生活受到滋擾。

  水貨客推高物價甚至造成貨品短缺,大包小包阻街影響市民出行,港人出現情緒化發泄不滿的趨勢,非是無因。不過須指出的是,昨日反對水貨客示威的現場,卻是少見甚至未見水貨客,內地客成為了被針對的群體,與其說是反水貨客,不如說是反自由行客更為準確。現在的情況是,明明不守法和造成嚴重滋擾的是水貨客,大家更多看到的卻是一些激進團體藉機生事,惡意羞辱內地游客的場景。沙田商場內可見,示威人士包圍和指罵無辜內地客,推倒部分商舖內的貨架,并沖擊警方制造混亂,行為暴力違法。

  將內地游客等同於水貨客,不分青紅皂白地圍攻,如此反智行為等同趕客,無疑是將嬰兒與洗澡水一同倒掉。水貨客是為了賺錢,即使遇到惡劣對待也願意忍受,不會停止繼續走水貨。其他願意在港消費的內地客,肯定不願意在港被人不友善對待。激進示威人士做出狹隘歧視行為,非但解決不了水貨問題,反把真正有益香港的消費者拒之門外,害了香港。

  本港的旅游零售業對香港經濟影響甚大,沒有關門拒客的道理。相反,內地游客出現「來港消費增長不力,人數方面有增無減」的新變化,正給香港經濟帶來更大挑戰。數據顯示,2014年內地訪港旅客強力增長,去年港零售數據總值卻是10年首下跌,原因是內地客消費不如理想,其中珠寶鐘表成為重災區,日常生活用品仍按年有增長。

  一方面,說明旅游零售業對內地客具有高度依賴性,就算要轉型也非一朝一夕。因此,想辦法優化游客結構,加速提高旅游零售業的增值能力,「以質換量」固然重要,在轉型時期內,香港也要保障「量」的穩定,甚至不得不「以量補質」,包括開放吸引非廣東省內地客,增加過夜旅客等,以保經濟的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顯示內地客中的珠三角一帶民眾,特別是深圳市民,已將香港納入他們的生活圈,轉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較多,此固為香港帶來經濟利益,惟人數方面有增無減,本港承受能力已近臨界,更增港人與內地客摩擦。

  要讓香港有生意可做,本地居民的生活又不受影響,港府須多方著手,揚長避短。包括全盤檢視本港旅客承受與接待能力,優化「一簽多行」,例如改為「一年52行」,減少每日來回多次的入境者,遏制「水貨客」活動;在邊境規劃興建購物中心,做好相關配套,增加誘因,讓專程來港購物的內地客集中采購,有效起到分流作用;利用全球采購優勢,加大相關商品的供應,將供求臨界點推后等。說到底,香港如果交通措施足夠,商場店舖足夠,商品亦足夠的話,就不應把旅客分類為水貨客、內地客、本地客。好客是基本之道,速謀擴容、增大接待能力始終是治本之舉,如此才能保持香港旅游、購物中心的地位,促進經濟保障民生。

  香港商報評論員周武輝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