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9日。這個日期,劉小燕脫口而出。雖然之前也到過香港,但是那一天,她和許多新來港的婦女一樣,在等待幾年之後,終於拿到前往港澳通行證(俗稱單程證),踏過深圳河,來到實際上還是陌生的香港與丈夫團聚。根據香港特區政府201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當時未滿七年的新來港人士,有17萬人之多。
那一天天氣晴朗,劉小燕記得心情是快樂的。但是很快,她發現自己對香港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沒有朋友,不會說廣東話,就連出趟門坐車都會坐錯方向,要重新坐回去。她曾經帶上兒子和女兒,偷偷溜回老家惠州,到了家才打電話告訴丈夫。“我覺得很對不起我先生。但是他說,算了,你慢慢適應。”
作為一個外來者,不會廣東話常常讓新來港婦女面對一些難題。在香港,過去很長的時間裡,人們對新來港家庭的印象大都是低收入、靠領取綜援生活。香港非牟利組織社區組織協會的幹事施麗珊從事了20多年的社工工作,接觸了很多新來港婦女。她說,不懂粵方言時常會對新來港的婦女在溝通上造成一些困擾。
找工作也有困難。初中文化程度的劉小燕,一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找六份只有一份成功,是做餐廳的侍應,工資也比本地人低了一點。“人家一看你才來香港,覺得沒經驗,或者語言溝通不了,很困難。”等到兒子和女兒上小學,她才有時間去學習家政課程,現在在做清潔、做飯等家政助理的工作。丈夫則是做電工,家庭可以維持基本正常的生活水準。
新家園協會是香港最大的、服務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的非牟利組織。服務總監陳義飛告訴記者,內地一般的高中、中專、大專學歷,在香港不太受到認可。同時,作為女性,有時候不是她們想不想出去工作的問題,而是照顧孩子的家庭責任自然而然地會落在她們身上。新家園協會曾訪問326名居港未夠7年的婦女,結果發現近八成受訪者曾在內地工作,但來港後僅有約28%受訪者在職。
程慶來自江蘇一個公務員家庭,家境在當地不算差。2001年,她因家庭團聚來到香港。對她來說,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在這之前,她甚至連旅遊都沒有來過香港。兒子出生之後的頭幾年,因為要照顧孩子,而且她的經濟管理專業大專學歷,在香港並沒有得到認可,因此只能做一些兼職工作。
談及現在的工作,雖然不理想,但程慶非常坦率。“現在的心態是已經平靜下來了。但是在當時,肯定心裡是不平衡的。因為無形當中會跟家裡做一個比較——如果我不來香港的話,我的事業是另外一條路。但是你已經過來了,回不了頭,只能接受。接受當中,看能不能開拓、尋找一些機會。”
一個人遠嫁外地,程慶學會了對家人報喜不報憂。“跟老公吵架了,都沒地方去。在家鄉還可以去個娘家,現在只能到樓下轉一圈,然後灰溜溜地又回來了。”語畢,程慶捂嘴一陣大笑。
記者在採訪中接觸的新來港婦女,都非常感激香港眾多的非牟利機構為她們提供了服務。無論是托兒、職業培訓,還是通過唱歌、跳舞等各種社交活動交朋友,這些服務成為她們居港生活的最大幫助來源。
劉小燕的家政課程,就是在朋友的介紹下,在香港慈善機構基督教勵行會學習的。她通過另一家機構巨集施慈善基金社會服務處參加唱歌等活動,認識了許多朋友。
程慶則積極參與各種講座,以及做義工工作幫助別人。“多跟人溝通。不要自己一個人悶在家裡,然後就會胡思亂想。”這是程慶給新來港婦女的忠告。
程慶多才多藝,會跳舞,愛打扮,愛笑。這些都成為她在香港打開悶局,交朋友、適應新環境的優勢。她住在上水,家裡有一架鋼琴,是給兒子學琴用的。房間裡貼滿了一家三口的照片,或是程慶參加活動和朋友的合影。
找工作這件事情漸漸也有了轉機。程慶發揮自己的長項,考取普通話一級乙等證書後,又取得香港浸會大學高級普通話導師文憑,現在幼稚園任普通話老師,得到幼稚園上司和同事的支援和鼓勵。在自己家樓下,程慶一出門就碰到自己的學生,小朋友甜甜地喚她“程老師”。
對將來的憧憬,程慶希望自己和先生的事業上還可以更上層樓,兒子成績十分優異,但是希望繼續進步,考上大學。“平平淡淡,穩穩定定,已經很滿意了,知足常樂。”(記者 吳冠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