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雙軌挑戰與中國經濟的破解之道

2015-03-11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我們看到的并非都是壞消息:中國經濟的大部分仍在發展,其總體增長率仍高于世界其他經濟體。此外,盡管存在對資本外流的擔憂,中國擁有堅實的凈外匯資產頭寸,高達1.7萬億美元(占GDP的17.6%),足以幫助中國度過艱難的轉型期

  中國經濟減速的跡象從未如此明顯。決策者是否能夠成功避免硬著陸,取決于他們是否能夠應對來自日益分化的雙軌經濟的挑戰。

  1月份的最新同比數據彰顯出危險程度。消費物價指數下跌0.8%;生產物價指數下跌4.3%;出口減少3.3%;進口減少19.9%;廣義貨幣(M2)增速放緩1.4%。

  此外,人民幣正在經受貶值的壓力,部分是因為美國經濟復蘇加速了資本外流。考慮到工業利潤增長下降(從2013年的12.2%下降到去年的3.3%)和地方政府賣地收入下降(2014年下降37%),不禁令人擔憂,目前的通縮周期可能引發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

  中國希望通過實現從國家主導的經濟向市場導向的經濟轉變,以確保長期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但該過程導致其雙軌經濟在效益方面的裂變,國有企業表現明顯劣于民營企業,盡管前者比后者更容易獲得信貸。中國繁榮的一、二線城市和落后的三、四線城市之間的房地產行情差別也越來越大。一、二線城市的地產行情不僅好過三、四線城市,前者由于平均家庭收入更高而對房價的承受力更強。

  政府目前的任務,一方面是針對表現較好的民營企業和一、二線城市出臺可以鞏固及持續其增長的措施,另一方面是針對表現較差的國有企業和三、四線城市出臺可以消除過剩產能和提高生產率的措施。要想成功,就必須糾正此前政策的缺陷——向落后者提供更多資金和優惠政策,否則將助長產能過剩和不可持續的地方債務。

  換言之,中國必須面對由于過去地方計劃及決策失誤而產生的沉淀成本,不能繼續指望靠官僚系統的干預來粉飾有缺陷及不可持續的項目。政府應該采取市場化的方法,讓這些失敗的項目的財務損失通過破產程序來處理,從而讓所有相關的生產要素解放出來,并轉向更具創造性的活動。

  中國經濟的雙軌結構也帶來了宏觀金融管理方面的獨特挑戰。高速增長部門吸收了越來越多的資源,因此需要利率市場化來確保資源可以有效配置。與此同時,低速增長部門有可能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比如,高負債的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將主要精力用在償還債務上,而無法繼續投資于必要的基礎設施,甚至在利率下降時也是如此。結果,傳統的貨幣政策和審慎的宏觀政策都難以滿足目前雙軌經濟對信貸的大量競爭性需求。一軌需要更多貸款來支持其創新及生產率增長,而另一軌則需要更多貸款用于兼并、重組、破產、維穩及為改革贏得時間。

  中國央行試圖通過根據部門或金融機構的類型,采取不同的準備金要求以應對這一困境。但結果并不樂觀。

  比如,去年11月,當央行降低基準利率以減輕民營部門借貸成本時,卻引起了投機性的股市暴漲。今年1月份令人失望的宏觀經濟數據,使得央行再次采取行動,將準備金率降低50個基點,并進一步降低了專注于中小企業貸款的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準備金率(分別降低了50個基點和400個基點)。盡管采取了這些措施,但兩條軌道的經濟主體似乎還面臨信貸不足的狀況。

  應對這些結構性挑戰的措施之所以不容易推進,不僅因為有制度壁壘,也因為根深蒂固的官員腐敗。反腐措施贏得了廣泛的民眾支持,但也在短期影響了官僚體系的效率——在關鍵的改革之年解決這一問題尤其緊迫,特別是考慮到目前經濟增長顯著放緩的情況。

  結構改革旨在打擊腐敗、削減過剩產能、處理不可持續的地方債務,以此產生長期的改革紅利與可持續的回報。但結構改革在短期從宏觀層面看其實不可避免地會有緊縮效果,這就很自然地需要短期對沖刺激手段——如減稅和增加財政赤字——來保證增長波動不會太大。這意味著需要改變目前政府預算赤字下降的趨勢。中國預算赤字從2013年占GDP的2%下降到去年的1.8%。

  從雙軌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絕非易事。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顯然急需修復。但我們看到的并非都是壞消息:中國經濟的大部分仍在發展,其總體增長率仍高于世界其他經濟體。此外,盡管存在對資本外流的擔憂,中國擁有堅實的凈外匯資產頭寸,高達1.7萬億美元(占GDP的17.6%),足以幫助中國度過艱難的轉型期。

  中國領導人認識到為了確保可持續增長,重要的制度改革勢在必行,雖然對短期增長放緩的擔憂不可避免地會要求出臺一些解決當前問題的措施。當局正在采取強硬手段治理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施養老金改革、擴大醫療保障和廉租房覆蓋面。

  更重要的是,中國領導層決心鏟除腐敗的毒瘤。與實施人命關天的重要手術一樣,成功的一個重點在于確保必要的生命支持系統(如供氧、供血、止痛)運轉良好。對中國來說,這意味著,在強力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時候,需要保持充足的金融流動性及財政支持。

  最終,可持續發展需要中國經濟的雙軌合一。在這個正確的方向下,在改革的過程中維持相對穩定快速的增長,并避免硬著陸,不僅對中國有利,還能確保全球經濟所急需的增長與穩定。(作者沈聯濤系香港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杰出研究員、UNEP可持續金融顧問委員會成員。肖耿是香港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總裁及北京國際金融論壇研究院院長。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