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7

英語教育走下神壇了吗

2015-03-12
来源:新民周刊

  實習生|冷麟彥 記者|應 琛

  英語,一個讓中國人又愛又恨的字眼。愛,因為它讓許多人推開了國門,去感受更大的花花世界;恨,因為它讓不少人苦苦掙扎,奉獻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30多年來,英語熱潮席捲三代中國人,已然昇華為求學就業的籌碼,一場久盛不衰的全民運動:中考、高考、四六級、考研,甚至更後面的入職測試、職稱評審,都有著它的一席之地。

  但一面是英語學習過熱,一面是實際效果不佳,這樣的矛盾深深地困擾著大眾。網路上,“把英語拉下神壇”、“英語滾出高考”、“給母語學習讓路”等言論層出不窮;現實中,“英語擬退出高考”、“小學一二年級不開英語課”——中國在英語考試上的改革不斷引發熱議。

  於是,關於“中國學生該在英語上投多少精力”的話題再度被翻出來,不少人認為,是時候給英語降降溫了。

  為解決這些問題,近年來“英語教育改革”的大討論持續升溫。然而,要真正地找到病因並開出良方,還得往前深挖,從頭說起。從古至今,中國的英語教育一直在“神壇”和“穀底”起起伏伏。

  走過的150年

  英語教育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大背景,和時代的變遷息息相關,不能獨善其身。英語的起落沉浮,也是中國社會的風雲變遷的縮影。

  1862年,清政府成立京師同文館,開始培養英語翻譯人才,此時英語正式進入中國。1922年,民國政府頒佈“壬戌學制”,把學年制改為學分制,英語的學分在當時與國文並列。那段時間,教會學校不斷興起,學習英語的氛圍很濃。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蘇迎來了蜜月期,俄語力壓英語,成為當時唯一的外國語。此期間的兩次全國高校院系大調整,也讓英語教學點從最初的50所變為了9所,英語受到了冷落。但後隨著中蘇交惡,俄語教育開始收縮,且我國同西方各國的交往日益增多,英語迎來了短暫的喘息。1962年,它成為了高考科目,兩年後又被教育部列為第一外語。但好景不長,“文革”讓整個高考制度處於癱瘓狀態,英語學習也隨之停止。

  上海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上海分會會長陸建非告訴《新民週刊》:“中國英語教育的歷史十分跌宕起伏,到現在一共走過了150年的歷史。在這段歷程中,1977年的高考制度恢復是最重要的轉捩點,此後英語教育在中國越來越越受到重視。”

  “文革”以後,英語的地位慢慢開始恢復。改革開放之後,英語正式迎來了春天。1983年,它首次成為中考科目;1984年,成為高考主科;1987年,大學英語四級開考;1989年,大學英語六級開考;1992年,英語從必考科目陡升為高考三大主科之一。

  21世紀到來,中國開始申辦奧運會、加入WTO、鼓勵出國訪學和留學,邁向世界的腳步越來越遠,英語教育也持續升溫,“新東方”的俞敏洪和“瘋狂英語”的李陽一度成為英語學習的偶像。

  英語教育在中國不斷興起,無論是官方還是民眾都越發重視,但教學方法還存在很多問題,在不斷地修正。

  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的副理事長高洪德說道:“最初的英語教學重視語法規則,而後慢慢轉向全面培養聽說讀寫的技能。近期,新一輪的改革也在進行,希望讓英語教學從單純的語言學習轉向交際能力、國際視野、人文素養的綜合培養。”

  陸建非也指出,今後英語教學的重點將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讓他們能夠順暢、得體、有效、愉悅地與外國友人進行溝通。同時,他還提到,目前上海正在從“國際化大都市”轉向“全球城市”,這對於公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母語和英語衝突?

  2013年底,北京市考試院曾公佈了《中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該方案指出擬從2016年起,中考英語降低20分,語文增加30分,高考英語降低50分,語文增加30分。此消息一出,全國譁然,眾說紛紜。

  原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還曾在微博對此事評論道:“削弱英語教學的剛性要求,降低英語考試權重分值,增加母語教學剛性要求和提高母語考試權重分值,應該是下一步考試改革方向之一,堅持!”

  現在的孩子語文水準下降嚴重,有人認為英語的降溫能夠給母語留出更多的學習時間和精力;但也有人認為,在國際化的今天,英語扮演的角色只會越來越重要,此舉並不可取。

  21世紀教育研究院也曾發佈過《2013年英語教育網路的調查報告》,其中有45758名線民參加。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家長認為學習傳統文化比學習英語更重要,目前孩子在英語學習中投入的精力超過語文。

  陸建非告訴記者:“把母語退化歸因於英語學習過熱的說法是不妥當的,它是由綜合的因素造成的。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母語退化的現象不僅僅發生在中國,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讓世界各國的主流文化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再者,我們現在進入了速食文化和淺閱讀的時代,不少人用數字閱讀取代了紙質書籍,缺乏連續性、深層次的閱讀,語文水準自然會下降。另外,現在的語文課本也是缺乏向善、向真、向美的東西,顯得枯燥無趣,難以調動孩子們的興趣。”

  語言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全球化的今天,英語已經不再是歐美國家的東西,而是屬於整個世界,用驕傲的大國心態去排斥它並不是明智的做法。

  面對社會的大討論,國家的最新政策已經出臺。國務院於2014年9月4日發佈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此方案中指出英語總分150分不變,這也代表官方層面對於英語的看法,它的地位沒有絲毫的撼動。

  高洪德也舉例指出,母語和外語的學習並非此消彼長,而是相互促進的,不會產生任何衝突,“像季羨林、林語堂、胡適這些大學者,他們首先是把中文學得很精通,然後用中文去促進外文的學習,外文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還會反過來促進中文。兩者不會互相干擾,能力是可以遷移的”。

  在母語和第二語言的學習中,有“正遷移”和“負遷移”兩個術語,即母語的使用習慣會直接影響第二語言的學習,並對其起到積極促進或消極干擾的作用。這也就要求老師在教授語言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拓展語言背後的文化,促進正遷移,避免負遷移。

  不少專家提到,中文是綜合性的語言,很多時候是靠感悟;而英語不同,它比較理性,條理更加清晰。兩種思維的交互學習對於培養邏輯思維和健全心智非常有好處。

  回歸交流本質

  中國學習英語的歷史已逾百年,在升學考試的高壓下,很多學生也能在卷面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學的卻是“啞巴英語”,不具備用英語流利溝通的能力。

  近來,江蘇、山東、上海、北京等地相繼傳出高考英語改革消息,“取消英語考試”、“降低分數”、“改變題型”的消息層出不窮。儘管這些方案沒有拍板定下,還有很多是誤傳,但卻掀起了一陣陣社會大討論,似乎英語降溫已經不遠。

  然而,不少專家指出,這一輪的英語改革並不是要讓英語退出主流舞臺,而是要弱化其在試卷上的地位,讓大家意識到語言學習的初衷,讓其回歸交流的本質,扭轉“啞巴英語”的困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院長王立非表示:“考試是一根指揮棒,考試的方案就決定了學的方式。如果高考要考口語了,學生們的口語水準也就能馬上提高。現在舉行大規模的口試並不容易,耗費的人力、物力太多,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後或許通過網路測試軟體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高考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考試模式變了,教材內容編寫也會隨之改變,從應試走向實際運用。而作為教學中最重要的角色,老師又該如何轉型來應對這一切?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的卜玉華教授研究“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多年,有自己的深刻見解。前不久,她剛去過安徽考察,發現當地的英語課堂上,很多老師都是用母語來解釋英語,一節課上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在講中國詞。

  她對此現象評價道:“語言的學習要講究連貫性,老師在英語課堂上加入過多的中國詞,會導致英語句子的碎片化,很不利於孩子的連續表達。只有當孩子們在平常練習時養成說完整英語句子的習慣,在以後的交流中,才能有足夠的信心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現在,很多學校的英語老師自身的口語水準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90年代畢業的那些老師,英語中還夾雜著很重的方言口音。在這樣的情況下,又如何能引導孩子們說出一口標準、流利的英文?新的政策下,他們又該做何改變?

  高洪德認為,英語教師對於自己的缺陷要有客觀的認識,要下決心不斷完善自己。如果自己的口語不好,一方面努力改進,另一方面應注意借助錄音、錄影等輔助手段來訓練學生。

  陸建非也指出:“老師應該是走在學生前列的,今後要多與世界接觸,多看外國雜誌、報紙,並定期去海外進修、訪學,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新時代所淘汰。”

  未來何處去

  毫無疑問,在全球化日益加強的今天,英語在中國只會越來越火爆。對於英語教育的未來發展,專家們提供了一些思路。

  王立非說:“英語未來不會降溫,因為中國文化要走出去,需要這樣的一塊敲門磚。今後的英語教育會從‘應試’走向‘應用’,從‘通用’轉向‘專用’,從單純語言學習轉向英語和學科學習的融合。”

  陸建非也提到,現在國際上廣受認可的語言教學方法叫做“浸沒法”,也就是用外語去教某些科目。從孤立、單獨的語言教學,轉向內容與語言的融合學習。他指出,這樣更有利於創造廣泛的交流機會和產生真實的交際行為。目前,我國雖也有雙語教學,但也僅是個別課程或者個別時段,都是零星的,不系統的,該方法日後可以更多地推廣。

  現在,不單單是中國在學英語,世界各國都在學習別國的語言,包括英國、美國的不少家長也把孩子送去學漢語,孔子學院的日漸走紅也說明了這一問題。高洪德指出:“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未來學校要著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今後,學校的課堂會出現更多的語言,通過學習語言全面提高學生的記憶力、邏輯思維、人文素養。”

  英語在當今已成為全民必備的技能,當然不能僅僅依靠學校,還需要其他力量的支援。在新政的背景下,市場上的培訓機構既面臨著挑戰,也面臨著巨大的商機。若它們不能及時透析新政,調整自己的角色和步伐,就會被市場所淘汰。但若它們能夠看准學校英語教育的缺口,以實際運用為導向,設計出更多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課程,便能處於不敗之地。

  16世紀末,莎士比亞活著時講英語的人還不足500萬,而今天把英語作為母語的人約有4億;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並經常使用的人約有3.5億;把英語作為外語且能流利使用的人約有1億。

  回望歷史,中國人學英語的初衷,不過是為了多掌握一個工具。但如今,時代的更替卻賦予了它更多的意義。現在的它,一會被捧上神壇,一會又被摔入穀底,命運難以捉摸。現在,是不是應該用更理性、冷靜、包容的心態去坦坦蕩蕩地面對它呢?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