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降息行動頻頻 亞洲面臨貨幣戰爭?

2015-03-13
来源:腾讯财经

  騰訊財經訊 北京時間3月13日淩晨消息,《華爾街日報》近日刊文,提出了一個備受市場關注的問題:亞洲各國央行紛紛出人意料地採取降息行動,這是否意味著一場貨幣戰爭即將來臨?

  央行官員不會讓“貨幣戰爭”這個詞從自己的口中溜出。韓國央行行長Lee Ju-yeol週四宣佈下調基準利率至1.75%的歷史新低,但他有意否認存在“貨幣戰爭”這件事情的存在。但無論是韓國央行還是剛剛在週三也宣佈降息的泰國央行,都有理由對本國貨幣走強的形勢感到擔心。

  儘管韓元兌美元的匯率有所下跌,但自2015年初以來兌歐元匯率則已經上漲了10%。過去一年時間裡,韓元兌日元匯率也已經上漲了10%。長期以來,韓國一直都對日元走軟頗有微詞,原因是這使得日本出口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變強。而在今天,歐元匯率的大幅下跌令形勢變得更加複雜。韓國的汽車和船舶出口商與歐洲生產商之間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

  “韓國面向歐元區的出口量很大。”Lee Ju-yeol承認道。“歐元匯率的波動對韓國出口的影響跟日元波動一樣大。”

  Lee Ju-yeol避開了有關“貨幣戰爭”的問題,指出歐洲和日本都正在實施貨幣寬鬆措施,這是政策制定者為提升本國需求而作出的一種嘗試,其目標並非壓低本國貨幣的匯率。

  歐洲央行已經在本周早些時候啟動了所謂“量化寬鬆”計畫,開始印錢以購買歐元區各國政府債券,此舉旨在刺激歐元區經濟增長。日本央行也已經推出了一項類似的計畫。受歐洲央行“量化寬鬆”以及負利率政策的影響,歐洲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資本外逃的現象,從而導致歐元匯率承壓,並推低了全球債券收益率。

  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些為提升需求而作出的嘗試都是有利的,原因是其可能有助於提升歐洲和日本市場對亞洲出口產品的需求。其他一些市場人士則極力主張,這些措施只不過是從另一個國家那裡“偷來”需求而言,整體而言並無增長。就短期而言,市場很可能會變得混亂。當美聯儲在2010年擴大其債券購買計畫時,美元匯率開始下跌,而巴西等國家則宣稱“貨幣戰爭”已經到來。

  分析人士指出,從中國到印度再到新加坡,許多亞洲國家的央行都已經在今年採取了降息措施,這很難不讓人認為這些措施是為了取得出口優勢。

  韓國央行經常都會對本國貨幣政策進行干預。有些經濟學家認為,週四韓國央行降息的主要目標是壓低韓元匯率。受降息消息的影響,韓元兌美元匯率下跌了0.5%,兌歐元匯率也下跌了0.7%。

  泰國央行在週三作出的降息決定也起到了幫助本國出口商的作用,最近以來該國出口商一直都在抱怨泰銖相對表現強勁令其受損。

  無論央行官員嘴裡怎麼說,但實際上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希望降息能有助於壓低本國貨幣對鄰國貨幣的匯率。標準渣打銀行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馬德威(David Mann)稱:“他們正在‘貨幣戰爭’的環境下思考問題。”

  Lee Ju-yeol則更喜歡將降息描述為一種為了幫助韓國國內消費而作出的嘗試。韓國經濟對出口有很大依賴,目前正由於美國和歐洲需求表現疲弱而面臨逆風。而在韓國國內,由於人口迅速老齡化、家庭負債較高以及工資增長陷入停滯等原因,需求已受到抑制。在2月份,韓國的消費者通脹率創下了15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有些經濟學家則對降息是否有助於在當前形勢下提振需求持懷疑態度,原因是韓國家庭債務的水準已經超過了美國在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以前的水準,消費者正把重點放在償還借債的問題上。儘管韓國央行已在去年兩次採取降息措施,但仍舊未能起到刺激國內消費的作用。瑞士信貸集團的經濟學家Santitarn Sathirathai指出:“降息無法在很大程度上為國內需求提供支持,他們只是在試著不要再在出口方面損失更多而已。”

  Lee Ju-yeol承認,到目前為止降息的影響一直都被結構性因素所中和,但他相信最終這一措施將在經濟資料中反映出正面影響。

  市場人士指出,亞洲各國放寬貨幣政策的一種風險是,當美聯儲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加息時,這些國家可能會面臨資本流出的問題。不過,從歐元區流出的一部分資金流入了亞洲市場,因此令這種擔憂情緒得到了減輕。就韓國而言,經常帳盈餘使其對熱錢流入的依賴性不是那麼高,這一點與印尼不同。經濟學家認為,印尼央行在再度降息的問題上將持謹慎小心的態度。

  標準渣打的馬德威指出,哪怕降息措施不能馬上奏效,但對韓國央行來說,降息可能已經是唯一的選擇,原因是其擔心韓國經濟可能會陷入像日本那樣的需求低下而物價下跌的週期。就目前而言,韓國經濟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地步,預計其今年的增長速度將會超過3%,但已經有一些疲弱的跡象浮出水面。“當你看到那種風險時,唯一該做的就是盡可能快地放寬政策。”馬德威說道。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