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015-03-14
来源:香港商報

  这次英国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意义,不仅如舆论所指出的,「将给该机构赋予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色彩」,而且也具有更为宏观的象徵意义。它很可能是一起预示着国际金融格局正在重新洗牌的风向标事件。具体而言,在美国主导的西方政治格局仍非常坚挺的情况下,在经济与金融领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西方成员「投奔」到中国主导的东方阵营中来。

  美英特殊关系敌不过中英金钱关系

  作为一个仍处於筹建阶段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亚投行纳新本来很正常。但这次英国申请加入却有两点不同寻常,一是由於亚投行的主要业务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因而其成员都是清一色的亚太国家,而且除新西兰外还都是亚洲国家,英国是第一个申请加入的欧洲国家。二是英国是在美国强烈反对的情况下递交申请的。英国媒体用「罕见翻脸」形容此事对英美关系的影响,英国的决绝与美国的恼怒,从中可见一斑。由於美英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战后几十年几乎没有发生过令两国如此不开心的事件,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为何英国为了加入亚投行,不惜与老大哥翻脸呢?

  说起来很简单,有着重商传统的大英帝国就是想沾沾亚投行的光,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英国财政大臣欧思邦明确表示,在亚投行的成立阶段就加入该行,「会为英国和亚洲创造共同投资和增长的举世无双的机遇。」「为亚洲创造机遇」当然是个客套话,为英国带来财富才是真正动因。事实上,英国在搭乘中国金融国际化快车方面,早有行动。比如去年10月,欧思邦就宣布,英国政府将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这也是西方国家首次发行这类债券。舆论对此的解读是,「英国热衷於将伦敦打造成人民币离岸中心。」显然,英国不顾美国一再阻挠,执意加入亚投行的原因就是一个字:钱。

  如此看来,多年经营的英美兄弟关系,还不如中英金钱关系更具吸引力。你当然可以说这是重钱轻义,但这实在也是其来有自。虽然此轮金融危机中英国不是受伤最重的欧洲国家,但大英帝国经济上也是捉襟见肘,步履维艰。2013年10月,因为军费缺钱,英国海军被迫卖掉了最后一艘「卓越号」航母。不久前,美国还对英国政府降低国防支出提出严厉批评。问题是,英国也不是不懂规矩,但常言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袋中没钱,你让卡梅伦政府有什麽办法?

  英国入局颇具象徵意义

  在笔者看来,此次英国执意加入亚投行是一件极具象徵意义的事件。它标志中国主导的新金融格局,正在展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将来完全有可能形成与美国主导的老格局平分秋色,甚至分庭抗礼的实力。

  目前,中国在全球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仍然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但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中美呈明显的此长彼消之势。两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竞争态势也越来越明显。中国不仅对美国主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有怨言,而且还指责美国和日本对总部位於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的控制过多。相比之下,美国也对中国发挥主导作用的金砖四国开发银行以亚投行充满疑忌。虽然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及亚投行的资金规模与影响,都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法比,但简单地将一个新生儿与一个中老年人比力量,方法显然不合理。如果着眼於长远看问题,前景还是很明确的。正因为如此,美国才要竭力遏制打压潜在的竞争对手。

  不过,正如古人所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中国经济实力在全球占比越来越高的形势下,美国试图通过其政治影响力,逆转经济与金融资源的正常配置和流动,这注定难以如愿。这次英国宣布申请加入亚投行后,英国财政大臣欧思邦就预言,其他西方国家也会参与进来,因为「这些国家私下里对亚投行的反响相当积极。」事实也正如此,韩国与澳洲都对参加亚投行持积极态度。

  眼见着身边的夥伴一个个投向亚投行,山姆大叔的明智抉择是送个顺水人情,而不是做两头都惹人烦的冤大头。香港商报评论员余永胜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