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A股告別破淨時代 市場關注資金流向

2015-04-15
来源:新华网

  新華網上海4月14日電(記者桑彤)當滬指一路飆升突破4100點,當創業板指數連創新高接近2600點,A股市場上不僅創造出一批百元股的神話,也隨之“消滅”了所有的破凈股。面對巨大的估值差異,A股“4時代”的資金將流向何方?

  破凈股低價股消失

  近幾日,在鞍鋼股份大漲逾8%后,最后一只低于凈資產的個股也告別了破凈的行列。

  在去年7月大盤反彈之前,滬深兩市破凈股曾高達138只,銀行、交運、煤炭、房地產等板塊是破凈的重災區,且以傳統大藍籌為主力。即便到今年3月中旬,破凈股也還有6只。

  這一幕與上一輪牛市極為相似。2005年6月,滬深兩市破凈股數還高達175只,但到2007年3月,最后兩個破凈股春蘭股份和魯北化工也被“消滅”。

  有分析指出,破凈股是衡量牛市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但破凈股的大面積消失并不意味著A股見頂。比如2007年3月,A股已無破凈個股,但大盤仍走出翻倍行情。

  在破凈股逐步消失的同時,3元以下的低價股也已不復存在,10元以下股票也所剩不多,僅300多只。滬深兩市價格最低的股票農業銀行13日報收3。92元,距離4元僅一步之遙。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低價股。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指出,本輪行情啟動來,低價股在前期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但進入3月后這一情況正開始發生變化,低價股開始逐漸跑贏中、高價股,這與資金入市在蔓延、擴散有關。

  市凈率較低的股票仍有百只

  盡管當前A股所有破凈股都被“消滅”,但是滬深兩市中除停牌股外,市凈率低于2倍的股票仍有近100只,且以主板股票為主。

  根據東方財富統計數據顯示,市凈率最低的十只個股集中在鋼鐵、煤炭和銀行領域,分別是鞍鋼股份、交通銀行、寶鋼股份、中煤能源、上海能源、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

  而市凈率超過100倍則有12只個股,其中深中化A、黑化股份、寶誠股份和四川金頂的市凈率超過200倍。

  與此同時,作為衡量估值的另一指標——市盈率也出現巨大分化。據東方財富統計數據顯示,除停牌股外目前兩市仍有190只股票市盈率低于30倍。與市凈率類似的是,銀行股同為市盈率最低的一個板塊,幾乎大部分銀行股市盈率都低于10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滬深兩市中市盈率超過1000倍的股票也層出不窮,其中長百集團的市盈率更是高達42190倍。資產重組、并購計劃和概念題材是一些公司估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面對巨大的估值差異,一些投資者迎著“市夢率”“市膽率”不斷追高,也有不少投資者提前布局價值洼地。例如,每股收益同樣在0。5元上下的農業銀行和全通教育,卻分別占據著A股最便宜和最貴個股。

  資金開始關注“洼地”

  資金如水,終會填滿每一個洼地。面對創業板97倍、中小板62倍、深市主板34倍、滬市主板20倍的市盈率,資金會往哪流一直受市場關注。

  事實上,A股告別“破凈”和進入“4”時代,已說明了投資者開始尋找市場“洼地”。

  在經歷了藍籌引領的“大反彈”、創業板引領的“大分化”兩次劇烈的風格轉換后,投資者或許更愿意選擇偏向均衡的配置,估值過高的小市值股票將面臨業績公布的檢驗。

  瑞銀證券策略分析師楊靈修指出,歷史經驗表明小市值股票的重組并購承諾多數不能在日后兌現,估值亦無法被支持。去年的小盤股所講的“故事”在2015年就需要兌現業績,若進度低于預期,那么估值高點將再度出現,甚至有下行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恒生指數的暴漲和B股的漲停潮,令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注意力轉向港股和B股市場,這也從側面說明投資者對高估值小股票的憂慮。

  在楊靈修看來,國內投資者開始回避高估值小股票而提前布局深港通,港股分流資金成為新的變量。

  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喬永遠分析認為,本輪牛市的大背景為經濟轉型,整個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并購重組,以及成長和轉型對行情的引領。而進入牛市中期階段,資金將尋找一切可以填平的洼地,這將促使極端化估值的回歸。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