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潘錫堂
馬英九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連日對民進黨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說,提出說空話的抨擊。蔡英文回應說「兩岸牌」不能完全解決臺灣的問題,她要把選舉重心放回內部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緊接著,蔡英文又宣布將於5月底訪美,在華府演說與座談,將是蔡提出「維持現狀」論述的重大考驗。
馬當局最近發動一連串「攻勢」,不論是朱立倫前赴北京的「習朱會」,還是馬英九的數度出擊,代表藍營內部共識,仍然設定兩岸是2016大選的主軸,唯有確立「九二共識」的路線,才能保住和平與繁榮,這也是馬、朱一致的立場。
決戰議題仍是九二共識
臺灣過去幾年維持的榮景,包括不遜於亞洲各鄰國的高經濟成長、低失業率,仍免不了兩岸因素,尤其是每年400萬陸客帶動的觀光產業,未來倘若兩岸關係陡然生變,政治就會影響經濟的變化,這是不少經濟型選民心中的疑慮。
蔡英文設定2016是內政之爭,並佐以民調數據,民眾最關心的議題圍繞在房價、就業、長照等社福層次,而非兩岸。藍綠之間的2016戰略面出現落差,此刻是「內政VS兩岸」的格局。
相形之下,馬當局此刻持續出招,就是要確定「九二共識」的基礎與路線,避免新任的臺灣領導人輕易變動,破壞兩岸和平穩定的基石;再者,透過設定戰場,也可迴避較為弱勢的內政要害,以期在兩岸戰場決一勝負。
事實上,2016大選的決戰議題仍將是「九二共識」。三年多來,蔡英文始終反對「九二共識」,但從未明白交代過她反對的理由。其實,蔡英文除了說「九二共識」是標籤及國共共識外,也從未交代過她所認知的「九二共識」究竟是何內容?她不說「九二共識」是什麼,又不說反對「九二共識」是何理由,竟要打著「反對九二共識」的旗號競選大位,豈不荒唐加恐怖?
2008年之前,海基與海協兩會中斷協商13年,兩岸缺乏溝通平臺,經常處於動蕩不安的局勢,哪來的和平穩定?蔡英文一手污名化兩岸關係、國共關係,另手卻坐收兩岸關係的成果,這不是爭大位者應有的高度和氣度。
其實蔡英文窄化兩岸關係為國共關係,主要目的是要將國民黨和馬當局對兩岸關係的處理導向黑箱作業,以激化人民的疑慮,在在體現民進黨因無法在兩岸關係中找到自己的著力空間,又困於政治立場不知如何參與兩岸對話,就把兩岸關係轉化成島內政爭的主要武器,用來攻擊對手。長期以來,兩岸議題對民進黨的主要意義,只剩下「提供彈藥」的功能,專供內鬥之用。
迄至當下,蔡英文對於她的兩岸政策,只公開宣示了兩大原則:一、反對「九二共識」。二、維持兩岸現狀。但她沒說什麼是「現狀」,也不說「九二共識」是什麼?大家為「九二共識」吵來吵去,卻吵的都是被蔡英文淘空內容的稻草人。她遮蓋了「九二共識」在「一中各表」及「反對臺獨」上的嚴肅意義,因此也迴避了回答她為何反對「憲法一中」及支持「臺獨」的理由。「九二共識」的道理其實十分簡單,主張「臺獨」,就反對「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就支持「九二共識」。
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更妄指國民黨動輒打「兩岸牌」。豈不知「九二共識」撐起的「兩岸牌」從缺,導致民進黨兩岸政策流於「空心菜」。眼前大家看到的是,蔡英文一方面說要維持現狀,要追求兩岸的和平發展,想和大陸進行交往,但卻又堅拒「九二共識」,縱容同志動輒責人「親中賣臺」,這種「逢中必反」、多重標準的做法不但不負責任,更是欺騙民眾。
而朱立倫的大陸行,宣示希望兩岸能夠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開展區域甚至全球的經濟整合以至於環保等領域的合作,讓「九二共識」能夠從兩岸關係場域外溢,及於區域及全球的非政治性的、能體現兩岸合作及全球責任的場域,實踐「九二共識」的外捲化,並朝「九二共識」效益最大化的方向邁進。
過去7年,透過「九二共識」初階段的作用,讓兩岸關係從冷和平發展成能夠以理性計算為基礎的合作;而透過「九二共識」外捲化的作用,撬開兩岸人民的情感水閥,兩岸關係將可以進一步從理性計算式的合作,發展為真正相互有感的暖和平與合作的階段。
莫只顧美國不管北京
尤有甚者,蔡英文5月底訪美,論者多以小英赴美「面試」,形容蔡英文的訪美行,隱喻如果這一關過不了,「總統」選舉前景堪憂。換言之,在大陸政策以及兩岸關係處理上,蔡英文必須贏得美方信任,否則華府將故伎重施,明示美方的不信任,影響她的選情。事實上,訪美是蔡英文邁向「總統」路的一個重要節點,必須跨越,但應非最後一哩。民進黨在處理兩岸關係上,如想只顧美國,不管北京,或錯估美中兩強交錯影響的力道,極可能走入戰略誤區。
而美國關切的是,兩岸順暢的溝通對話管道和機制,才符合美、陸、臺三方利益。穩定的三方關係,對臺灣也是必需的。民進黨兩岸政策須讓多數臺灣民眾同意、讓美國放心,同時獲得大陸接受,或至少是「容忍」。所謂現狀是什麼?如何維持現狀?沒有「九二共識」,如何維持臺海和平?都是蔡英文訪美躲不掉的必考題,也有必要讓臺灣人民知道。
4月28日蔡向獨派大老姚嘉文表示,她的「維持現狀」是「與美國政府立場一樣」。想不到蔡英文的「維持現狀」,竟是以美國的定義為主。則蔡英文的選戰策略將會以「親美牌」對上國民黨的「友陸牌」,以臺美間的「維持現狀牌」對上國共間的「九二共識牌」,以「內政牌」對上藍營的「兩岸牌」。
總之,以目前的政治情勢,蔡英文距離大位已經不足一哩之遙;但她的一切條件,除了主觀上渴望執政的企圖更強,客觀上當一名稱職領導人的準備,卻沒有比4年前更充分而圓熟,甚至反覆擺蕩的成分更大。
臺灣民眾及全球社會確實都有權利知道更多,希望了解蔡英文及民進黨究竟有何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究竟要把臺灣帶到何種方向?我們要選擇焦慮不安困頓的30年,或繁榮發展的黃金30年,取決於兩岸政策的抉擇,2016大選就是抉擇的關鍵時刻,重內政輕兩岸的候選人根本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