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改善民生 爭取民心

2015-06-30
来源:香港商報

  鄭赤琰

  6.18政改方案被立法會否決後,特首梁振英隨即宣布接下來的緊迫工作是專注在民生福祉,接著也在其施政匯報將綜援金提案擺在頭位,希望立法會反對派不要再「拉布」阻擋,並強調要把香港的生產力所賴以提升的科研計劃落實推行。把這兩件事合在一起考慮,一是開支,一是賺錢。有錢才能有足夠的開支,像這麼顯淺的道理應是水到渠成的事,但這兩件事原先早已在立法會提過,但卻被阻擋下來,可見政府不是不想將港人港事做好,偏是反對派的想法卻另有盤算,以他們的說法是:對於不是由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政府,卡住政府做不了事,是鬥爭的不二手法!

  以民意抗衡反對派

  面對反對派這種阻難,政府不能想當然,以為提出有利民生福祉的計劃,便可用道德的高位去擊退反對派。單靠道德或人道去思考工作,是遠遠不足夠的。何況主權回歸這十多年來,反對派藉以打擊政府的宣傳是民主、自由、人權,聯合國受理的問題是民主、自由與人權,道德與人道問題反而是聯合國視而不見的。因此,政府要推行民生福祉的人道工程,以及要廣泛提高生產力,做法要講究實效,要做到有成效,最根本的做法,第一步走出去就是要先向港人大眾把計劃攤開來,先讓港人知道政府要做什麼,對民生有什麼好處,對經濟有什麼好處?只要把計劃宣傳到廣為人知,廣為人接受(接受與否可以民調來展示),然後擬成計劃向立法會提呈。這時政府早已掌握住公信力,哪怕有議員阻難,他們也得三思,否則多行不義必自斃,到了立法會選舉時,支持政府的議員大可將他們阻難民生福祉大計的紀錄公諸於選民,讓選民用選票去懲罰他們,百發百中,美國的眾議員最怕的就是自己不好的紀錄在選舉期間被揭示於選民,十有九死。香港立法會議員之所以反政府無所不為無所懼怕,正是因為政府每有大計便只走去向立法會議員要求支持,等到議員將提案反掉了,便不了了之,廣大市民無從知道,也無法展示市民是非之心。如果政府的做事程序先後改一改,先向市民作出廣泛溝通,像過去港英時代的做法先以諮詢的方式與市民展開溝通,也趁機徵求民意,最後制訂成正式提案時,才向立法會提呈,即使仍遭「盲塞」的議員留難,因為可借助市民反彈,他們早晚也會被攆出議會。

  民生工作無處不在

  政府既然想到今後要多做民生福祉的工作,這方面的工作被長期忽視的已不計其數,隨手拈來便不勝枚舉,像老人院的問題,早前被揭發的「劍橋護老院」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現有的老人院不過問則已,要過問的話,問題多多,如看護人員專業嗎?保健工作有問題嗎?安全設備從睡房、睡床、空氣調節,到飲食處理、衛生問題、火災應變等等,要查起來,肯定會讓港人看不下去!誰家無老人?誰會不關心自己年邁的父母?政府若從老人院的福祉下手去改善,得道多助矣!

  又,道路安全的問題,長期以來政府重視的也多是汽車道路而已,即使是汽車道路可改善而造福民生的,也不計其數,像巴士路線的安排,可優化的空間很大,但卻沒去理,積重難返,習以為常,大家只能以忍過日子。至於行人道路的安全,更是通街皆是問題,就以港島斜坡行人道,百年以上的石階層級不但是殘障人的「絕路」,更也是壯健人的「陷阱」,一不小心失足而奔向車路被撞的危險,誰敢說無?作者記起浸會大學歷史系名教授當年被貨車撞死的地方便是威靈頓斜坡行人道上。

  至於「劏房」的問題,也只是房屋緊縮下來的長期問題之一,其他從市區重建,到公屋發展,再到廢地空置、住區排汙、綠化欠奉等等,政府可以得民心的工作無處不在。

  總之,單是民生福祉的工作,便可贏取民心而立於不敗之地,至於發展生產力的工作,從科技去下手,不在話下,若從現有各行各業去考量,每一行業的工作效率可改進的空間也很大,例如零售業的市場推廣,連落後的馬來西亞也懂得鼓勵零售業用品牌打造的辦法,香港卻讓其自生自滅,尤其是在租金奇高下,不求改進,已成為今天零售業急速式微的命途!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