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股市不是青春的“托兒所”

2015-07-03
来源:中國青年網

  盡管證監會連夜出台三重利好,周四滬指再度下挫逾3%,兩市2100餘個股下跌。經濟學博士李曉鵬勸導,“年輕人,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股市上”。因為,“不管是生產性還是破壞性要素,你總得有一樣。如果你一樣都沒有,就是去賭錢玩,最後一定是得到一個平局:一會兒輸錢,一會兒贏錢,加起來不輸不贏。”(7月2日《新京報》)

  行情震蕩之下,“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就顯得更是大智箴言。股市就是這樣,只要你泥足深陷,它不是零和博弈,一定是沒有永遠的“賺”。今年5月,上證所公布數據顯示,在上億的股民大軍中,年輕人成為炒股主力軍,隨著年齡的“增長”,股民人數依次遞減;30歲以下年齡段炒股人數最多,占比超過了36%。股價暴跌之下,九零後、小鮮肉,終於從“股神”的自詡與狂歡,跌入資產貶值的糾結與憂慮。當初寵辱不驚的鬼話,騙誰呢?

  20多年來,中國的股票市場確實在健全與完善中,但“政策市”的傳聞或判斷也從未絕跡過。不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年輕人、也不說工業4.0離不開作為生產要素的靈魂,即便在資本市場發達的國家,年輕人紮堆入市的“盛景”,也不是可以理解的常態。7月2日的《理財周刊》消息稱:最新調查顯示,金融危機後美國股市逐步邁入牛市,但投資股票市場的人數比例卻是20 年來最低的。目前美國成年人中,只有48%的人在股票市場上有投資,而30 歲以下年輕人,投資股市的人數比例僅為26%。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感覺自己對股票市場的知識不足,加之風險太大,沒那么多閑錢去玩。

  當然,各國情況有別,不能說不玩股票的年輕人就比玩股票的更有出息。但有幾點是肯定的:一則,不管牛市還是熊市,全民跑步炒股、高杠杆炒股、傾家蕩產炒股,這總不是健康的常態。基本生活資金都砸進股市,這不是價值投資,而是賭性投機。不過,就像經濟學者所言,“真正的賭場裏邊,輸錢的總是賭徒,賺錢的總是莊家。這是因為莊家掌握了‘破壞性要素’,就是可以通過操縱規則和作弊來掠奪賭徒的錢。”一旦大潮退去,“裸泳”就不只是丟人那么簡單。二則,一個尋常百姓,幻想通過資本市場短期實現“財務自由”,這種概率其實和兩元錢博百萬大獎的概率沒什么兩樣。不一樣的,是扔進股市的成本,比街邊彩票攤上的“隨手買”,要多出無數倍。牛市之下,財富來的容易;熊市之下,財富去得更快。面對起伏劇烈的真金白銀,年輕人有多大的理性抗拒得了股價上漲的蠱惑?牛走了,生活還得繼續,那么,你拿什么繼續生活與夢想呢?

  從去年底的《年輕人,你活著不是為了觀察K線做布朗運動》,到今年的《姑娘,我勸你還是遠離股票市場》——這些真誠的聲音,可能遠不如牛市裏的段子鼓舞人心。不過,生活還是需要從虛擬走向實體,夢想也需要從數字照向現實。一句話,股市不是青春的“托兒所”,年輕人更不能玩成股市的“接盤俠”。股市很大,看看就好;青春短暫,萬萬珍惜。(鄧海建)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