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昨在京會見特首梁振英時,鼓勵香港把握「一帶一路」、亞投行、深港通、CEPA、滬港通、泛珠三角等發展機遇,不僅造福今天香港,更惠及香港新一代。在顯示香港進入后政改時期后,中央挺港的決心和力度一以貫之、有增無減。這些歷史性機遇惠港利國,現今香港經濟正處內憂外患,惟有牢牢把握「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香港經濟之舟才能有驚無險,破浪前行,躍入海闊天空的發展新空間。
香港市場細小外向,且以金融服務業為主導經濟,地球每個角落的經濟波動都可能影響香港。如6日希臘公投出乎意外壓倒性否決國際債權人救助協議草案,港股即出現恐慌性拋售,一度劇跌逾千點,最終大跌827.83點。雖然昨日希臘涉險過關獲得歐盟繼續支持,暫時免除了退出歐元區引發歐元體系劇震的風險,然而歐債危機仍將如定時炸彈,不時引發全球經濟波動。中國經濟和市場波動對本港的影響更加直接而劇烈。剛剛喘定的A股股災持續拖累港股,本月8日港股更形同遭受「血洗」,一度跌逾2100點,全日放量大跌1458點,創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及港股有史以來第四大跌幅,波動之大由此可見。
外患之餘是內憂顯現,政治內曠令本港發展舉步維艱。在反對派長年、常態性大肆拉布,及把持立法會財委會兩個轄心小組之下,2014至15年度上年度基建工程預算額較上財年大減逾90%,直接造成工程造價增逾25億港元。預計本港兩年后的基建支出因此劇跌近三成,嚴重打擊整個建造業界。港大最近公布的經濟預期報告,2015年第2季香港實質GDP按年升2%,較之前預測2.4%有所下調,更預計第3季實質經濟增長進一步減慢至1.7%,主因是外圍經濟持續低迷引至外需呆滯,而美元強勢又會引致本港貨品及服務出口收縮。
內憂外患之下,本港仍保持繁榮,正因為擁有「一國兩制」的根本保障,實體經濟保持優勢,社會保持整體穩定。畢竟主體經濟決定御險能力。根基穩固良好,又有自身和中央的強大外匯儲備做后盾,擁有隨時平抑經濟波谷的強大能力,香港自能化險為夷。制度優勢不失,則諸多負面影響只會是暫時性,主體經濟穩固向好的主旋律不會消失。如CEPA、滬港通、泛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等,已成本港發展的重要動力,本港作為中國服務基地的地位日益穩固,獲得為龐大內地市場提供優質金融、商貿、會計、法律等專業服務的優勢地位,令本港支柱產業獲得持續發展動力和良好前景。
而「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對本港經濟的重要意義,有人甚至與內地的改革開放相提并論。本港正是「一帶一路」的陸、海閉環交匯樞紐,又是中國最重要的國際資金、商貿交匯處。當年內地開放已令本港躍居國際重要金融、商貿中心之一,「一帶一路」以沿線各國為開發單位,帶來的融資和商貿規模將舉世罕見。香港若能早日克服政治內曠,牢牢把握制度優勢帶來的空前機遇,未來獲得的經濟發展新空間難以想像。
香港商报评论员 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