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八駿
過去一周,中央有關部門和內地金融機構對滬深股市實施了空前強力的干預。中央有關部門的解釋是,內地股市出現了非理性的恐慌性拋售,必須干預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所謂「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固然主要是指中國內地金融系統,但是,從香港股市和亞洲區股市的連鎖反應看,又不止於中國內地。誠然,內地股市大跌遇到希臘主權債務危機惡化,後者對亞洲股市包括香港股市也產生衝擊效應,但至少香港股市是更多地受前者影響。
眼下,內地股市面臨的風險是其有史以來空前的。2007年至2008年,上證綜指曾從6124點跌至1664點,累計跌幅逾70%。這一回,是短短10多個交易日,上證綜指下跌逾30%。
全面深入檢討這一回內地股市大跌,不是這篇短文所能承擔;也還需要時間。然而,大致有4個因素證實,這是中國內地股市走向成熟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現象,或者說,是必定要支付的代價。
第一,當前內地股市大跌,與「融資融券交易」(securities margin trading)相關。
所謂「融資」是借錢買入股票。所謂「融券」是借股票來賣出。內地是從2010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據內地證券業人士估算,今年6月中旬股市大跌前,「融資」盤總量約4.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2.5萬億元是場內融資,2萬億元是場外融資。所謂「場內融資」,是證券公司提供給投資者的融資。所謂「場外融資」,是銀行、信託、民間配資公司等機構向投資者提供的融資,這部分游離於監管之外,過去大半年野蠻生長,風險極大。這兩部分「融資」得到銀行配對資金總計約2.5萬億元。亦即是說,涉及「融資」的資金總額高達7萬億元。
尚未見內地證券業人士對「融券交易」額提供估計數。但是,僅「融資」一項,就足以先將股市急速大幅推高,又在股市大跌時產生令人心悸的恐慌。相比較,2007年至2008年,內地無「融資融券交易」,股市雖大跌逾七成,卻未至恐慌。
第二,當前內地股市大跌,與股指期貨相關。
內地股指期貨也是2008年以後的事物,始於2010年4月16日——「滬深300指數期貨」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簡稱中金所)正式上市。
今年7月3日,路透社引消息人士稱,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盤中暫停19個帳戶開期指空倉,為期一個月。中金所已經將異常交易放在監控重點位置。一旦期貨公司客戶出現異常交易行為,交易所可以採取電話提醒、要求報告情況、要求提交書面承諾、列入監管關注名單、約見談話等措施;情節嚴重的,交易所可採取相應監管措施或者紀律處分措施;涉嫌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交易所提請中國證監會進行立案調查。
7月8日,鑒於近期中證500股指期貨市場波動劇烈,為抑制過度投機,中金所自即日結算時起,將中證500股指期貨賣出持倉交易保證金提高至20%(套期保值持倉除外);自7月9日結算時起,將中證500股指期貨賣出持倉交易保證金提高至30%(套期保值持倉除外)。
第三,當前內地股市大跌,與內地股市加快對外開放相關。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加快人民幣在資本項目可兌換和國際化進程,滬深股市加快對外開放。2012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由300億美元增至800億美元。2012年12月,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增加2000億元RQFII投資額度,使總額度達2700億元。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啟動。儘管人們對於境外投資者在當前內地股市大跌中的角色持有分歧看法,但是,不能否認有一定關聯。
第四,當前內地股市大跌,與全球經濟政治形勢相關。
孤立地看,希臘公投與內地股市大跌沒有直接關聯。然而,二者分別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影響,並且,都受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在這樣的意義上,二者存在著間接聯繫。何況,全球經濟政治形勢影響中國政府對當前內地股市大跌之「善後」。
香港居民已不同程度感受內地股市大跌帶來的衝擊,股市投資者已受損失,非股市投資者開始憂慮經濟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