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多國央行調整幣策幾無空間

2015-07-28
来源:香港商報

在奶粉價格暴跌到2009年以來最低點后,新西蘭正在遭受通縮風險的威脅。路透社

  【香港商報網訊】世界各國的央行陷入了美國聯儲局加息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雙重困境之中,這使得他們更難調整貨幣政策,更糟糕的情况是,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并沒有足夠的減息空間。大宗商品生產國新西蘭和南非的央行,目前正苦苦應對自2002年以來最低的原材料價格所帶來的壓力,并力圖提振本國經濟。然而,花旗集團的報告稱,一個國家越是依賴大宗商品,其目前的出口增長就會越慢。

  商品出口國乏減息空間

  牛奶出口國新西蘭在23日進行了六周以來的第二次減息,新西蘭聯儲主席惠勒透露,此后還會有進一步寬松。與此同時,盛產貴金屬的南非則提高了其基準利率,以應對金銀價格大跌引發的資本外逃浪潮。世界各地,包括加拿大和澳洲在內的富裕大宗商品生產國,正在注入新的刺激或將利率保持在低位。由於通脹的加速和需要保護其貨幣以抵御美國加息的影響,南非和巴西等新興市場幾乎殘廢了。他們正在努力堅持,或正在提高貸款成本。

  紐約摩根大通的全球經濟主管漢斯萊表示,如果基本面允許的話,大宗商品出口國的央行們確實想要減息,但不是他們中每一個都有那種靈活性。在許多新興市場國家,減息的空間并不大。

  削減借貸成本應對通縮

  自從去年石油市場進入熊市以來,低迷的原材料價格的影響像水波一樣影響了全球經濟。如今,由於中國(最大的原材料消費國)經濟增長的減速和美元(主要交易貨幣)的走強,金屬和農作物的價格都在下跌。彭博大宗商品指數本月下跌了7.3%,23日跌到了13年來的最低點。

  對這樣的通縮冲擊,央行們的典型反應是削減借貸成本。麵包這一項占有了巴西消費價格1%的權重,而小麥期貨在今年已經下跌了12%。在奶粉價格暴跌到了2009年來的最低點后,新西蘭正在遭受通縮風險的威脅。而阿根廷、俄羅斯、印尼都是大宗商品出口占到總出貨量50%以上國家,他們的總出口量在去年大幅下降了。

  新興市場所受威脅更重

  新西蘭不是唯一選擇采取刺激措施的富裕大宗商品生產國。隨着加拿大主要出口產品石油價格的下跌,產生了經濟衰退的危險,加拿大央行上周進行了今年的第二次減息。而澳洲聯儲主席史蒂文斯則表示,減息仍然處於公開討論中。澳洲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和煤炭出口國,隨着長達十年的礦業繁榮結束,澳洲聯儲今年已經兩次下調利率。

  然而,對於新興市場國家來說,日益逼近的聯儲局加息產生了資本外逃的威脅,打壓了其貨幣,因此限制了它們放寬貨幣政策的空間。當2013年聯儲準備減緩其債券購買計劃時,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在發展中國家,通脹也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在巴西,通脹率已經超過9%;而在南非,通脹可能會超出其央行的目標。凱投宏觀認為新興市場的通脹今年5月曾觸及4.6%的低點,但很快就會上升(部分原因是由於石油不會跌到去年那麼低)。

  摩根史丹利表示,在今年已經平均減息了60個基點之后,新興市場國家的央行如今不太可能再進一步減息40個基點了;而它們是否能做到這一點,取決於聯儲局的影響。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