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新常態下謀劃十三五

2015-08-11
来源:香港經濟導報

  林夕三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時。根據新華社消息,北京決定今年10月在召開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其中的一個重要議程是,研究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從1953年開始,中國就開始編制五年計劃,延續至今已經編制了12個。2002年習李接替胡溫,其時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因此,十三五將是習李新政以來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按官方新華社披露的信息,十三五規劃的時間表已經基本明晰,五中全會審議通過后,規劃綱要將會在明年兩會上提請審議通過,屆時規劃將正式生效。

  十三五不但是習李新班子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也是實現“兩個百年”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即在中共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因此,十三五沒有疑問的是,必須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來部署。

  高層重視非同一般

  從中國來說,每年兩會會安排年度的經濟增長計劃,每五年安排一次中期的“五年計劃”,執政團隊也會提出一個超越“五年計劃”的長期遠景。從層級來說,年度安排服從“五年計劃”,“五年計劃”為完成長期愿景提供基礎。作為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中期性的“五年計劃”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為每個“五年計劃”幾乎都牽涉到最高政治領導人的代際交替,由于處在特殊時期,“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很自然會受到現任中國高層主要領導人格外關注。

  “十三五”這幾個字,習近平最早在201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上就已提到,而今年幾乎月月都會提及。3月,習近平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團組討論時說,“我正在集中思考‘十三五’規劃。這是實現全面小康的規劃,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規劃。”

  3月16日,習近平會見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時,主動提及“十三五”規劃,“相信在新的規劃中我們會找到中歐合作的契合點和新機遇。”

  此后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習近平三次就“十三五”規劃編制展開不同主題的調研。

  5月25日至27日,習近平浙江考察,就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十三五”規劃編制進行指導,與華東7省市主要負責人座談。這被媒體解讀為首個聽取“十三五”規劃意見建議的公開活動。

  6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貴州調研,就做好扶貧開發、謀劃“十三五”發展進行調研,與7省區主要負責人座談。

  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吉林調研,聽取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規劃的意見建議,與4省區主要負責人座談。

  在習近平調研的同時,政治局七常委也馬不停蹄。據統計,僅今年兩會以來,七常委足跡就已遍布吉林、浙江、江蘇、四川、貴州、福建、陜西、河南、湖北、湖南、寧夏、廣西、重慶等13個省份,其間多次指導規劃部署。

  此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多個場合強調以改革創新精神編制好“十三五”規劃。早在去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編制“十三五”規劃曾專門召開過會議。會議指出,“十三五”時期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突出改革創新,著力在推動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破解深層次矛盾上奮發有為、取得更大進展,促進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實現提質增效升級。

  有分析人士稱,主要領導人全程參與、關心“十三五”規劃編制,目前來看,一些重點調研和編制人員配備力度也超過了以往。

  早在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就公布了52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委員會名單。這份名單不僅包含中財辦原主任、發改委原副主任王春正,經濟學家林毅夫等人,更不乏地方代表、央企老總和知名企業家。和以往不同的是,高層提高了規劃的期望和要求,前期工作不僅采用了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中國社科院等傳統’智囊團’,還首次邀請來自業界和民間的智囊加入,甚至聽取了亞開行、經合組織等‘外腦’的意見。”

  一份五年規劃的編制,經意見征求、前期調研、對上一個五年規劃的評估和多個重大課題部署等流程,討論、修改、過審,方能最終提交至全國人大審議,在其具備法律效力之后,才會交由各部委、各地方政府依此來形成各自配套的五年規劃明細,大約歷時兩年半時間。

  據相關人士透露 “編制期間有兩個重要節點,分別是制定黨中央關于規劃的建議和制定規劃的基本思路。兩者分別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發改委牽頭,最終會同合力,以《綱要》形式來囊括中央指導意見和各界建言,提升規劃的可預見性、可執行力。”

  如此重視為哪般?

  “十三五”規劃是習李新領導集體執政后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因此,既要為進一步奠定執政基礎服務,也要為下一個獨立的五年計劃創造條件。比較而言,下一個五年計劃才能真正體現新領導集體的執政和發展理念,因為“十三五”規劃仍需要延續上一個五年計劃和相關政策目標。7月20日的政治局會議就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而小康社會目標,實現經濟翻番任務,都是“十八大”確立的目標任務。

  習近平說:“這是實現全面小康的規劃,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規劃。”

  李克強說,“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沖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決定性成果的五年。

  專家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將直面新常態,是由大國向強國上臺階的關鍵階段,一些問題也會集中暴露,我們也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實現變軌超車。

  “十三五”規劃時間節點很關鍵,如果說十二五是打基礎的五年的話,十三五就是見效益的五年。站在 10 年期的習李新政的大背景下來看待中國經濟,那么在習李當政的前期主要是以打基礎為主,通過反腐、去杠桿和全方位改革筑起經濟健康發展的根基,打完基礎之后應該享受開花結果。

  所以有分析認為,中國經濟有望在十三五步入新的上升周期,主要理由有三:

  一是市場基本出清。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大量的產能需要消化,大量的杠桿需要去化,大量的庫存需要出清,使得市場無法通過自身的調整走出來。如果將 2007 年視為經濟的一個高點,不經意之間我們已經歷了 9 年的調整時間。目前來看,三大需求中,投資到了歷史低點,出口到了低點。現在已經是最壞的時刻,只要任何一個增長點出現,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就會噴薄而出。

  二是新的增長紅利將得到激發。在次貸危機之后中國經濟增長率從 14%下降到7%,主要的原因來自三大紅利的衰減(入世帶來的全球化紅利、工業化紅利、市場化紅利)。如果把“一帶一路”作為第二次入世,使得中國再一次獲取全球化紅利;以互聯網+為代表,再造工業化紅利;以壟斷領域的改革為代表,國企改革將讓中國市場煥發第三春。通過再造三大紅利,毫無疑問中國經濟將獲得新的增長動力。

  三是國際環境總體改善。發達國家的經濟開始復蘇,尤其是美國經濟表現強于預期,日歐經濟也將在貨幣寬松的條件下緩慢復蘇。其次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將在滯后于發達國家后開始復蘇。新人口紅利國家如金磚五國的印度和巴西;靈貓六國的印尼和土耳其;金鉆十一國的菲律賓、墨西哥和埃及等有望成為發展中國家新的增長點。

  十三五細節浮出

  據相關媒體報道,“目前,‘十三五’規劃的草案已經完成,已進入征求地方、部委和專家等意見的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越來越多相關細節浮出。

  在三次調研中,習近平對當前經濟形勢做了相似表述:“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對此一定要有信心”,“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大邏輯。”三次提到“關鍵要保持戰略定力”,提到“改革是制勝法寶”、“把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考察浙江時首次描述“十三五”規劃總體框架是保增長、轉方式、調結構、促創新、農業現代化、改革體制機制、協調發展、生態文明、民生、扶貧。與“十二五”規劃中的16個方面對比,“十三五”框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在下行壓力大、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保增長成為第一要務。調研首站選浙江、主題是“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參加座談的7省市負責人絕大多數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有分析稱,在“十三五”規劃中,東部極有可能重新賦予更重要地位,成為引領中西部發展的排頭兵。轉方式、調結構、促創新分列第二、三、四位,尤其是創新位次的明顯提升,可看出本屆政府“保增長”措施的重心所在。

  “十三五”規劃將首次全面展示新一代領導集體的經濟思路,對于凝聚全社會發展共識有著重要作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分析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主要的發展目標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保持經濟中高增長和宏觀經濟穩定。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7%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2、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大力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工業化基本實現,工業結構明顯優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服務業就業占總就業比重、服務貿易占總貿易比重也相應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3、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明顯提高。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成果。積極培育創新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4、區域協調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切實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城鄉人口。

  5、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通過積極參與世界經濟、擴大對外開放,培育中國經濟競爭的新優勢,打造對外開放的“升級版”,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6、改革不斷深化。“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財稅金融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實現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的協調統一。(完)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