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八駿
8月20日黃成智、狄志遠、周奕希、陳家偉在《明報》「觀點」版所發表的《一國兩制是我們的前提》(簡稱狄文),和8月21日葉健民在《明報》「觀點」版所發表的《想像未來不能沒有中國因素考慮》(簡稱葉文),是兩篇應予注意的文章。
接受一國兩制前提
葉健民是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新力量網絡研究總監,屬於親「泛民主派」的思想者。作為思想者,葉健民在文章中尖銳地揭示所謂「溫和泛民主派」與「激進泛民主派」其實是「殊途同歸」。他指出「溫和與激進路線在手法上固然大相徑庭,但兩種策略的成敗關鍵,也在於一個假設,就是說到最後,北京始終希望特區能長治久安,局面穩定。」他認為,「泛民主派」必須承認一個基本事實,即香港的前途離不開國家。因此,無論「溫和」還是「激進」,關於香港前途的任何設計,都必須正確判斷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葉文警告「本土論」者,主張香港「命運自主」,已觸及了領土完整、主權尊嚴與國家安全等根本戰略利益,寄希望於若干西方國家支持而與中央對抗是不切實際的。
相比較,黃成智、狄志遠、周奕希、陳家偉等4人正在探索所謂香港政治的「第三條道路」。作為「泛民主派」中的行動者,他們對反對派的政治困境看得更明白。無論態度「溫和」還是「激進」,反對派的共同立場,是企圖將香港制度掙脫或超越「一國」。即使有些人願意與中央溝通,也不願承認香港的前途和命運繫於國家。所以,黃文明確宣示:「對香港來說,一國兩制是我們的前提」,「接受基本法的憲制性的地位,表示我們亦接受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一種應予鼓勵的態度。
黃文、葉文相繼發表,反映「後政改」期反對派陣營思想分歧深化。它們的積極意義是,在反對派政治團體和親反對派公共知識分子中,政治務實主義開始向政治空想主義挑戰。
政治務實主義抬頭
長期以來,反對派一直以佔據了所謂政治道德高地自詡。在普選行政長官一役中,在反對派內部,「公民提名」之所以蓋過「政黨提名」更壓倒「三軌制」,一群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夥竟然成為「佔中」的實際領導者,憑藉的就是所謂政治道德力量。但是,實踐證明,反對派的政治道德觀嚴重脫離香港政治現實,淪落為政治空想主義。
葉文和黃文措辭有所差異,表達的個人情感不相同,但是,都承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現實——香港不可能脫離國家。在這樣的意義上,它們代表反對派中正在上升的政治務實主義,即真正「溫和派」。相比較,黃文在政治務實主義上領先於葉文。
葉文對於中央關於香港的基本方針的理解是欠友善的。葉文稱:「即使我們名義上可能依然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假如北京認為一國原則已蕩然無存或有名無實,而這只會生金蛋的鵝也再不能據為己用,她自然會摒棄所有自我約束,也必然會粗暴地向香港施壓。」這就把中央關愛香港之心完全誤會了。中央關於「一國兩制」的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也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豈能將二者相割裂?
黃文稱:「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是複雜而多層次,加上18年來中國和香港各自的發展,很多事情根本是制訂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時無法可以想像得到的。」「任何簡單全面地擁戴或抗拒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都無視香港的真實處境。只有面對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的現實處境,才能處理一國兩制下的矛盾和衝突。中港關係才能健康的發展。事實上,不管我們喜歡與否,18年來,中港兩地各方面的交流頻繁,我們根本不能再以過去自保的心態去處理香港的事情。現實地說,我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中國的香港,但我們也確信,一個沒有擁有香港價值的香港,也是中國的損失。」這就是比較平實的觀點。
葉健民是具一定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願他更務實地探索反對派思想理論困惑。黃成智等有志尋找「第三條道路」,願他們堅持政治務實主義找到正確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