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PPP总投资已达3.4万亿 养老金险资借信托入市

2015-09-17
来源:华夏时报
  日前,財政部金融司巡視員劉健在“JIC投資沙龍”上透露,據統計,目前各省政府推出的PPP項目大約為1800多個,總投資達到3.4萬億元。
 
  由于PPP主要由社會資金主導,這也引發了各路資金的掘金熱。目前,銀行、證券等開始介入PPP項目,其他機構也躍躍欲試。劉健在論壇上表示,必須鼓勵保險公司、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進入PPP領域。
 
  但由于PPP項目周期與機構資金回報存在不匹配等問題,一些資金對PPP仍在觀望。中建投信托總經理助理譚碩表示,解決資金成本匹配的問題核心是結構化,對投資人不同投資偏好、成本及期限都要結構化,在項目第三年形成應收賬款的時候要用結構化的方法解決當前現金流匹配的問題。
 
  PPP融資風險可控
 
  近期財政部出臺的穩增長政策均將PPP作為重要抓手,財政部表示,將進一步完善PPP法律制度和政策扶持體系,盡快設立中國PPP引導基金。《華夏時報》記者獲悉,財政部1000億元的PPP基金正在啟動中,PPP基金一部分是前期引導基金,另一部分可以做項目開發基金。
 
  劉健表示,傳統的公共服務主要依賴于政府投融資,存在著重投入輕產出、重建設輕運營的問題,影響了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而PPP模式是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和政府投入方式的一個重大變革,投資運營從政府轉為了社會資本,政府的責任從事前的投入變成了事后按績效付費。沒有服務就沒有收入,公共部門獲得了穩定的長期服務,私人部門可以獲得可靠的長期收入。”
 
  財政部PPP中心副主任焦小平在論壇上作了一個比喻:如果說過去融資平臺投資是“借錢買房”,PPP就是“融資買房”。在他看來,PPP的杠桿率要比傳統模式高,原來5年的BT項目,現在變成30年的BOT項目,杠桿率是原來的6倍;如果是3年的BT項目,變成30年的PPP項目,則是加了10倍杠桿。
 
  “作為一個高杠桿的工具,要做到風險可控,防止PPP成為變相融資平臺,財政部門對PPP整個融資就要有一個控制,即財政評估。”焦小平說。
 
  目前,財政部已經出臺了財政可承受能力的評估,要求不能超過財政資金的10%。2014年全國財政收入約為15萬億元,10%也有1.5萬億元,規模仍較大。
 
  不過,相對于幾萬億的PPP項目,除了財政資金投入,很大一部分依賴于社會資本。社會資本進入的意愿也決定了PPP項目的簽約率。有數據顯示,目前PPP的落地率大概在15%。
 
  對此,劉健表示:“有沒有人去投資不是政府一家說了算,一定要有投資者的約束,這種約束能保障決策的質量更高。而項目的主要矛盾仍是項目的可融資性和政府履約能力。”
 
  需金融頂層設計
 
  如果說政府履約問題不是最緊迫的,那么眼下項目融資則成為當務之急。
 
  目前,地方政府正在忙著設立產業基金,吸引各類資金的參與以推動項目落地。今年8月,江蘇省首期100億元PPP融資支持基金出資機構落定。江蘇省財政廳專門設立PPP融資支持基金,由省市縣財政共同出資10億元,江蘇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各認購18億元。另外山東PPP發展基金總規模達800億元,山東省政府引導基金出資80億元,吸引銀行、保險、信托等金融和社會資本720億元。
 
  不過,產業基金的形式經常被質疑是明股實債而非真正的PPP,這與PPP強調的社會資本主導投資運營、提高服務效率原理目標并不契合。
 
  中國投資咨詢公司副總經理楊光琰在上述論壇上表示,各地設立的PPP產業基金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很多基金以融資為目的,要求政府提供抵押擔保,這會增加地方政府的負債;二是這些基金沒有實質參與未來PPP的運營管理,只是追求固定收益,這跟PPP目標存在差距。
 
  在譚碩看來,PPP融資出現非常大的變化,原來金融機構都是判斷已經存在項目的風險、貸款,而PPP項目整個金融資本的介入是從項目初期就開始,這是金融資本能不能進入PPP領域的關鍵。
 
  “金融機構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責是吸引大量的社會投資人進入到這個市場,比如說保險、養老金等,可以通過信托、基金或者是其他資管機構的債務計劃進入到這個領域來,這需要像中投咨詢這樣專業的頂層設計,需要金融資本作為社會資本引入方和受托管理方,同時還需要專業綜合化的運營商,運營后產生現金流也需要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配合。”譚碩說。
 
  養老金保險借信托“入市”
 
  信托進入PPP項目已經有實質性的進展,今年7月,中信信托參與投資的PPP項目正式面世,信托計劃為“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提供資金。
 
  目前,信托公司參與PPP項目的呼聲較高,多家信托公司都表示將PPP作為轉型的主要方向。有信托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信托參與PPP將主要依靠對接機構資金來完成,PPP長期限及相對收益較低的特征,適合保險、銀行等長期低成本資金開展業務,信托公司可以利用自身領域的制度優勢,撮合機構資金以債券、股權等多種方式投資PPP項目。
 
  而在養老金方面,建行總行養老金部總經理馮麗英表示,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20%的資金可以投資于國家重大的項目和重點的工程建設,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市場運營程度的不斷深化,養老金未來投資勢必會加強對PPP項目的合作。從經合組織國家經驗來看,2010年養老金計劃作為基礎建設投資的比例超過了18%,而且回報率不低。
 
  劉健認為,PPP項目包括股本債務、融資兩個部分,從股本融資角度來說,產業資本有限,很難承擔大量PPP項目的實施,必須鼓勵機構投資者進入這個領域,在國內主要是保險公司、養老金等,因為這些機構投資者需要一個長期穩定的回報。
 

  劉健說:“我們希望養老金、保險有長期現金流,大家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地方政府不定項目,他們可以自己選擇項目,純粹的市場經濟從股本角度看是一個破解的方向。”長江養老保險公司總監戴劍鋒也認為,養老金投資回報要求是穩定的,從契合度來說它是PPP資金來源天生的同盟軍。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