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經濟型車獨立進中國 大眾有意盤活一汽吉林

2015-09-22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導讀

  目前一汽集團全資子公司一汽吉林20萬的產能存在很大放空壓力,如果引大眾管理體系貼牌生產,就能夠盤活產能,獲得技術溢出;與此同時,對于處于產品饑渴狀態的一汽-大眾來說,對于其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也將大有幫助。

  記者 王欣 何芳 北京、法蘭克福報道

  “大眾經濟型汽車品牌一定會進入中國市場,不僅是一兩款車型,而是一個車型家族。”9月15日,大眾中國CEO海茲曼在法蘭克福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特別強調,“非常明確的一點是,大眾經濟型車將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在中國生產。”

  對于經濟型轎車是否在一汽吉林生產,海茲曼并沒有否認,“吉林確實是經濟型汽車潛在的生產基地之一,但是我們必須在作出最終決定之前進行更進一步的調研,目前調研工作正在進行中。經濟型車將會在現有的工廠中,作為一個增設項目進行生產。”

  9月20日,接近一汽-大眾的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果順利的話,一汽-大眾將會購買一汽吉林的一個工廠,用于生產大眾經濟型轎車,同時采取全新品牌進行運作。

  大眾計劃在吉林生產經濟型轎車,或許與一汽的股比交易有關。“大眾經濟型轎車在吉林生產,應該是一汽方面同意讓出股比的交換條件。”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關于一汽-大眾股比問題的進展,海茲曼也在法蘭克福公開表示,中國政府原則上已批準大眾增股,并在合資雙方內部安排工作組。

  “雙方共同委托外聘國家級注冊審計師和專家進行股票估值。這是一次跨國性的股權轉讓,整個過程及相關談判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

  盤活80%閑置產能

  所謂“經濟型”轎車就是此前備受業內關注的大眾“廉價車”,這一計劃對于大眾擴大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至關重要。

  據了解,一汽吉林前身為吉林市微型汽車廠,1990年進入一汽集團,更名為一汽吉林輕型車廠,目前為一汽集團全資子公司。2013年4月10日,一汽吉林新工廠正式投產,一期工廠產能為20萬輛,主要生產小型車,目前擁有森雅和佳寶V80兩大系列的整車產品線。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上半年一汽吉林累計銷量僅為1.71萬輛,與20萬輛的產能相比有巨大差距,80%的產能處于閑置狀態。

  目前一汽集團全資子公司一汽吉林20萬的產能存在很大放空壓力,如果引大眾管理體系貼牌生產,就能夠盤活產能,獲得技術溢出;與此同時,對于處于產品饑渴狀態的一汽-大眾來說,對于其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也將大有幫助。

  本以為“速騰門事件”會成為一汽-大眾的銷量掣肘,但乘聯會最新發布的8月份銷量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速騰的銷量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今年8月,一汽-大眾以超過13萬的銷量,繼續領跑狹義乘用車。其中,速騰憑借21279的單月銷量成為一汽-大眾最暢銷的車型。今年1-8月,一汽-大眾轎車銷量為92.29萬輛,SUV銷量11.28萬輛,其中銷量前六的車型分別是捷達、速騰、高爾夫、寶來、邁騰、奧迪A6L,其中速騰的銷量高達172996輛。

  “速騰事件對大眾的銷量基本沒有產生什么影響,大眾在轎車領域市場份額的提升,依然依靠速騰、邁騰和奧迪的市場表現。”19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崔東樹進一步表示,速騰的問題出在了設計上,經過調整之后,按照高端標準去設計和更改后,消費者還是認可的。速騰換了獨立懸架,基本上不會構成安全威脅,所以消費者也不在乎。目前來講,一汽-大眾目前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缺少SUV產品。"

  一汽-大眾在大眾品牌SUV產品的空白,主要原因是大眾對于中國SUV產品布局的準備不足,大眾需要對中國市場的需求做出更加快速的反應。

  不過大眾已經開始調整。“今年大眾集團會在中國市場推出16款車型。未來四年,我們會投放更多的SUV車型,并且在中國國產。”海茲曼強調。

  不僅如此,大眾經濟型汽車項目也不局限于轎車。“經濟型汽車所處的市場并非單一車型的細分市場,而是包括不同級別車型以及SUV市場。我們計劃從2018年開始生產三廂、兩廂掀背和SUV車型。”海茲曼表示。

  這意味著,大眾集團的SUV車型將大舉進入中國市場,而且憑借經濟型轎車項目,將會進入今年以來,中國自主品牌優勢明顯的低價SUV市場。

  對于一汽-大眾來說,其產品覆蓋的細分市場將從10萬以下的低價車、中級車,以及奧迪所在的豪華車細分市場。不過,在大眾品牌SUV和經濟型車項目塵埃落定之前,一汽-大眾的產品饑渴期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經濟型車前途未卜

  面對中國市場的新常態,大眾依然樂觀。在海茲曼看來,中國市場還有很大增長潛力,目前只是處在整個經濟周期的某個環節,與全球其他主要市場相比,相信中國市場還會恢復較高增長。

  海茲曼所代表的大眾對于中國市場的信心主要來自于中國農村市場,這也是大眾在中國推出經濟型汽車的目的。“經濟型汽車市場是一個增長快速的細分市場,特別是在中國三到五線城市區域。”

  “目前,大眾真正銷量最大的是緊湊型A級車,如果從技術平臺上來看,可以把經濟型轎車定位在A0級車型。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市場表現,那么它的空間一定要足夠大。”業內人士稱。

  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文德恩在法蘭克福車展前夕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大眾廉價車的售價區間調整8000歐元到11000歐元之間,折合成人民幣(6.3738, 0.0063, 0.10%)為5.7-7.9萬元,量產車型或將比規劃的2018年更早推向市場。

  “總體來說經濟型汽車的定價會低于我們集團旗下大眾汽車品牌及斯柯達品牌車型定價,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海茲曼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強調。

  綜合各種消息判斷,大眾的廉價車項目將采用一個新品牌,車型由一汽-大眾、大眾中國和一汽集團共同參與開發,該項目將開發一個平臺共三款車型,包括兩廂車、三廂車,以及跨界版或者小型SUV。一汽-大眾為該品牌規劃了36萬輛的產能。

  另外,大眾經濟型轎車將會在中國、印度、拉丁美洲以及東歐市場推廣和銷售。“大眾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和管理標準,找到合適的生產工廠,把經濟型轎車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來生產,這樣的話,對大眾自己品牌定位不會產生負面影響,而且它們并非只針對中國市場,它們要做的是一個全球化品牌。”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不過,針對大眾的經濟型車,業內也有不同的聲音。“把經濟型轎車放在中國生產是錯誤的,大眾的廉價車在中國沒有市場,它應該要走高端路線,合資品牌的低端車型不敵自主品牌。”崔東樹表示。

  無疑,大眾意識到了廉價車會拉低品牌,選擇將經濟型轎車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進行生產,似乎可以巧妙化解品牌被拉低的尷尬。不過,也有人認為,大眾的廉價車,如果仍然懸掛VW車標,或許還有機會,但是以新的品牌示人,無疑是一個賭局。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