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區選是聚焦民生良機

2015-10-08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周八駿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區議會選舉的參選人報名從10月2日開始,截至10月15日。各政治團體紛紛公布參選名單,「後政改」香港政治第一場戰役拉開序幕。

  由於這是第一次完全取消政府委任區議員的競選,也由於從2012年第五屆立法會開始增設5個所謂「超級區議會」即「區議會(二)界別」的立法會議員,所以,各政治團體都期望在今年11月區議會競選中奪得更多議席。

  政團回避政治事件

  在10月2日報名首日,民建聯派170人參選,其中,111人是競逐連任。民主黨派95人參選,期望議席較上屆增長一成。新民主同盟派16人出選,其中,6人爭取連任。競爭愈益激烈,但耐人尋味的是,各政治團體對於選戰開始前香港政治一系列事件采取回避或克制態度。

  例如,對於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論行政長官法律地位「超然」等事件,反對派政治團體是低調回應。對於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否決關於陳文敏出任港大副校長的提名,反對派政治團體沒有回應。尤其,對於反對派政治團體均支持和參與的「佔中」運動,在後者爆發一周年時,前者竟然視若無睹。

  對於張主任的言論,建制派政治團體,除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支持外,其他大抵保持沉默。對於「佔中」一周年和陳文敏被否決出任港大副校長,幾無評論。

  「後政改」第一場政治戰役居然缺乏政治氣息地揭開序幕,這是值得香港問題研究者和觀察者深思的。

  誠然,迄2011年第四屆區議會競選,香港選民一直是以候選人在選區民生問題上的表現,而不是以他們所屬政治團體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表現為主要考量。但是,從2003年第二屆區議會競選以來,反對派政治團體就盡量利用對他們有利的政治議題、政治口號和政治氛圍來爭取區議會議席。他們對於上述最近香港政治一系列事件的態度,是一種新動向。

  反對派政治團體集體回避「佔中」一周年紀念不難理解,因為,「佔中」慘淡收場,不得民心。反對派主要政治團體對於張主任的觀點止於蜻蜓點水式的批評,透示反對派正陷於思想困惑和迷茫。據一位親反對派的公共知識分子撰文解釋,那是因為反對派政治團體研判有關言論不符合中央與「泛民主派」溝通的宗旨,他們不反擊是避免上當。乍一聽,似乎反對派領袖人物頭腦清醒;其實,他們明白了與中央對抗沒有出路,卻尚不知出路何在。於是,對原本他們會猛烈抨擊的觀點,一筆帶過;對原本他們會堅決支持的言行,選擇回避或沉默。

  民建聯在公布參選區議會名單時明確表示,希望選民支持「有承擔、正義」的候選人,期望反對「拉布」、反對佔領的選民投票支持民建聯。相比較,民主黨寄望選民認同民主黨在公屋食水含鉛量超標事件和「反圍標」等民生問題上的表現。

  側重打民生牌

  若幹激進反對派政治團體固然仍會在區議會競選中打政治牌,例如,爭取在西貢運亨選區連任的新民主同盟范國威形容新民主同盟是「務實本土派」,較其他「泛民主派」政治團體更為重本土議題,在香港與內地矛盾上立場更「本土」,能吸引選民支持。但是,反對派主要政治團體側重打民生牌,為本屆區議會競選設定了主調。

  愛國愛港陣營中堅力量的優勢正在於長時間深耕地區工作。在意識形態色彩較淡的選區,愛國愛港陣營中堅力量容易佔上風。在本屆區議會競選過程中,除非參選的反對派候選人本人在立法會是「拉布」老手或是「佔中」重要搞手,否則,宜在民生工作上與對方一較高下。

  特區政府應當看清楚,本屆區議會競選以民生問題為主題,符合「後政改」香港聚焦經濟改善民生的大方向,抓緊選舉前一個月,就公屋食水含鉛量超標事件作出初步令選民滿意的處理,就扶貧敬老推出新措施,就推動經濟轉型和發展提出新規劃。若超然於區議會競選,任不同政治團體「自由搏擊」而不向建制派政治團體施以援手,何來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之間加強合作?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