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想
距離臺灣2016年大選已不足100天。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國民黨作為執政黨,居然到現在連出戰人選都猶豫不決,洪秀柱自初選出線後,得到的不是黨內的鼓舞力挺,而是各打算盤相互掣肘,「換柱」、「棄柱」的聲浪一直甚囂塵上,以至於面對嚴峻的選情,這場選戰該怎麼打,競選策略如何制訂,競選班子怎麼組成,怎樣發揮最大戰力,以求實現逆轉勝,竟然無人關心。眼見國民黨召開中常會啟動「換柱」程序,打算換上黨主席朱立倫親自出馬,凸顯國民黨內部爭權奪利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令支持者難堪,中立者鄙視,反對者暗喜。國民黨上下對巨大的形象傷害渾然不顧,典型的「內斗內行,外斗外行」,走到這樣的險境,離崩潰也就一步之遙。有人喊話「換柱」是為了「顧全大局」,奇怪了,在2016年保住國民黨執政地位,存續國民黨的理念與路線,難道不才是最大的「大局」嗎?現在國民黨選前自家人先搞內戰,顧的是什麼大局?
竟無一個是男兒
7月19日,國民黨召開全臺黨員代表大會,正式通過提名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為國民黨2016年大選參選人。有這個結果,對洪秀柱來說殊不容易。一開始,洪秀柱被視為「磚」,拋磚是為了引玉,想要藉此迫使國民黨內的其他戰將積極出來表態,結果因為「九合一」選舉藍營大敗失了信心和勇氣,關鍵時刻國民黨「竟無一個是男兒」,黨內天王朱立倫、王金平等都不願領表,只有洪秀柱一人在初選路上最為努力和投入,一路走來更是備受攻擊抹黑,最終突破「防磚機制」闖過黨內初選關。在藍營陷入低沉氛圍之時,洪秀柱願意挺身而出,且不說勝算如何,單就展現出的勇氣和承擔,就值得贊許。
既然洪秀柱能夠成功出線,說明國民黨高層就算「不是很滿意」,但「也可以接受」,在國民黨已經到了能否繼續執政的關鍵時刻,本應黨政一心,不斷凝聚挺洪力量,揚長避短,及時推動有力的改革,翻轉社會的既有印象,找回臺灣人民的認同,盡最大努力贏取大選勝利。遺憾的是,面對無大起色的選情,民眾看到的卻是國民黨政客唉聲嘆氣地坐以待斃,投機分子的「跳船」,藍營中央黨部與競選總部的一再不同調,高層也紛紛作壁上觀,既不動員也不提供資源。目前洪秀柱是要人脈沒人脈,要錢脈沒錢脈,身邊既無能夠一言九鼎的黨內大佬加持,也無擅長專業操盤的選舉幕僚相助,偌大一個國民黨,手中資源無數,卻在攸關國民黨前途的重大問題上,讓洪秀柱一人孤身奮戰,顯得事不關己,這讓想支持的民眾情何以堪,又如何不讓洪秀柱的民調低迷不振?
未戰先怯 翻身無望
弔詭的是,「換柱」倡議者的理由,恰恰是認為洪秀柱分量實力不足,民調支持度太低,不但大選勝出無望,立委選舉也可能因此受拖累而崩盤,也不想想這種批評是否公允。當初是誰怯戰、畏戰拒絕參加黨內初選,讓洪秀柱「弄假成真」的?正式提名她之後,國民黨又幫過她什麼?老實說,正是這些對洪秀柱的選情毫不在乎,從不作為,反而充滿權謀算計,說話陰陽怪氣的黨內「反柱」勢力存在,讓洪秀柱腹背受敵,藍營的選情才會如此危急。
朱立倫一再喊話,稱選舉不能只顧個人成敗,而不顧大局。問題是,國民黨所謂的大局,不是關心大選的成敗,而是放在立法委員的選舉上,清清楚楚地說明國民黨對2016年大選,早已打定輸數,也暴露了國民黨高層未戰先怯,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難怪有人戲稱民進黨的蔡英文是「躺選」。不過需要提醒的是,2008年民進黨因為陳水扁貪腐醜聞纏身,綠營形象大毀,以至於不但在立法院選舉大敗,連預想的「鐘擺效應」都不見,讓馬英九登上大位。以國民黨目前內斗之烈,形象之差,以為就可以避免重蹈「被整碗拿去」的歷史覆轍嗎?現在,洪秀柱岌岌可危、國民黨岌岌可危,失敗主義不可戰勝,看來國民黨是翻身無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