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TPP不是威脅是改革推動力

2015-10-09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日前,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12個成員國的談判代表在美國亞特蘭大達成歷史性協議。如果此協定最終獲得成員國國會核準,亞太區將創建一個覆蓋全球經濟40%的最大自由貿易區,而中國則被排除在外。

  一直以來,中國輿論將TPP視為美國孤立中國的一項安排,TPP達成協議后雖然在參與國并未引起關注,但在中國引起熱議,很多觀點認為中國將被世界拋棄,損失巨大。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TPP并非是為了孤立中國,而是美國擔憂經濟日益增長的中國成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主導者,不得不率先主導制定新的貿易規則,以捍衛自身的領導者地位。戰后美國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事實上主導了全球經濟秩序,產生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世界貿易組織(WTO)等機構。隨著中國經濟將要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必然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權力調整,沖擊現有秩序,這讓美國產生危機感。

  由于美國國會拒絕將IMF更多份額讓渡給新興市場國家,金磚四國被迫成立了新的銀行與貨幣基金,中國主導籌建的亞投行也對IMF、WB提出了挑戰,WTO談判多年未果,美國為了防止中國制定新的貿易規則(尤其是在亞太地區),借用TPP制定新一代的高標準協議。

  因此,TPP并非孤立中國,而是搶奪規則制定權的產物,由于新的規則需要中國進行重大而廣泛的改革才能適應,因此,短期內會出現將中國排除在外的現象,但并非拒絕中國加入。是否加入TPP取決于中國的決定,但在規則既定的前提下,中國無權根據自身利益對規則進行修改,只能接受。

  這項面向未來的新標準是少數國家在極為隱秘的狀態下制定的,而且賦予過高的戰略意義與政治目標,因此,注定了其曲高和寡,不可能成為取代WTO這種包容性很強的貿易安排。事實上,這項協議還未公布就在美國國內遭到了廣泛的反對,一旦公開受到各種利益團體的審視時,將會產生巨大的分歧和抗議,因此,TPP在短期內不可能獲得批準,從達成初步協議到真正生效,需要漫長的周期,甚至可能存在各種反復,這給了中國應對時間。

  中國并非沒有準備,在過去幾年,中國與多個國家達成了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TPP12個發起國中2/3已經與中國簽訂FTA。中國應該加快與一些國家或地區的FTA談判,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以及亞太自貿區(FTAAP)談判。

  當然,最重要的是加快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此前習近平主席訪美時兩國元首表示將強力推動完成談判,TPP達成協議實際上為中美BIT掃清了一個政治障礙,因為美國不想在TPP沒有達成協議前與中國簽署BIT。中美一旦達成BIT,將極大縮小中國與TPP標準之間的差距,中國完全可以視協議公開后的內容以及各國反應做出判斷是否加入TPP,但是,中國應該在此期間持續推進改革以提升自己接近TPP標準,因為無論何種面向未來的安排,無疑都需要中國做出改革的努力,這不僅是符合國際標準并贏得談判主動的問題,也是國內經濟轉型所必需。因此,TPP不是威脅,是中國改革的強大推動力。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