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莫讓機遇變挑戰

2015-12-21
来源:香港商報

  凌昆

  最近本港的不少統計數據,均顯示經濟下行壓力正在加大,令人對明年的前景不能樂觀。然而近憂還不是香港的最大問題,更嚴重及根本者是遠慮:如何把握內地發展機遇和應付各種深層及結構性挑戰。若港人仍為枝節瑣事爭吵不休而忽略大局,則前景堪虞。

  各種挑戰不容忽視

  11月本港旅客數目下降幅度又回升至雙位數的一成,其中領跌者是內地客降一成五,一簽多行的更大跌四成,抵消了非內地訪客的7.6%升幅。同時,港府的最新數據亦顯示樓市轉勢,樓價及租金俱由升轉跌。由於此乃平均及滯后信息,便確認了其他數據之前出現的轉勢。此外,有調查顯示户主增聘人手意願不振,本季增聘的只有3%,而減聘的卻近兩成,其餘的則暫時維持現狀不加不減。

  在轉勢下尤須注意經濟惡化的傳遞途徑,從而能更緊貼地跟踪形勢的變化。早前已傳出旺區店舖租金勁減三成或以上,反映了零售業所受到的重壓。這其實已是泡沫爆破型的深度調整,背后還蘊藏了企業營運及勞工市場的壓力上升。因此,下一浪冲擊波將撲向住宅樓市、就業及公司業績。現時住宅樓市已見轉勢,今后走向尤值得關注。新的議論焦點已由會否有轉勢轉到會否有深度調整上,對此仍有不同觀點。但對深度調整的可能性絕不應排除:過去在需求旺盛時偏遇上供應斷層所形成的泡沫,目前又碰到需求下降及供應增加的夾擊,故調整必然急劇。由於樓價與平均收入脫節及利息超低的情况嚴重,故調整的危險性更不容忽視。特別要關注者是超低的失業率亦即全民就業狀况會否終結,令失業率轉入上升軌。如這情况出現,將引致零售及樓市面臨更大壓力,并形成惡性循環。

  在上述問題外,本港還面對其他深層及結構性風險因素:

  一、政治化加深,令經濟民生施政更為困難。尤值得關注者是在標準工時、引入外勞及強積金對冲等議題上,基層及商界的「階級矛盾」正在惡化。在區選后的政治新形勢下和連串的未來選舉籌劃中,各方對政治因素的考慮必然加強,令政治化只會有增無減。

  二、外圍形勢將轉差。發達國方面,歐洲、日本情况早已不妙,美國復蘇亦到了強弩之末,加息后風險更高。新興市場方面,政經亂局在多個主要經濟體(如巴西等)惡化,連一向強勁的中國內地經濟也在持續放緩,更不能排除外圍形勢在持續惡化中出現突變甚至危機性事件。

  三、內地拉動因素逆轉。近十年來內地需求已成了拉動香港經濟和抗御國際風險的主力,但今年來這已出現了明顯的逆轉勢頭。內地旅客訪港由領升變領跌乃最佳例子,令旅游及零售等多個行業由擴大轉向收縮。與此同時,隨內地尤其毗鄰廣東地區的迅速發展,對本港同業的競爭及業務分流壓力亦與日俱增,而這在CEPA新協議落實及前海等特區的發展中還將不斷加強。何况在「一帶一路」帶動的擴大開放下,對香港的中介角色必將產生影響。

  把握十三五機遇

  另一方面,即使內地增長放緩,仍將為香港在「十三五」計劃期間提供無限新機遇,更可說香港正面臨前所未見的機遇大潮,包括:

  一、人民幣加快國際化。

  二、「一帶一路」建設宏圖推動及擴大開放。

  三、內地區域協作可擴大本港經濟腹地。尤須注意泛珠協作將爭取成為國家級戰略,并要推動高鐵經濟帶和珠江——西江經濟帶的建設。

  四、與廣東的協作增強機制增多。除了前海等自貿區對港開放先行先試外,廣東還正考慮推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計劃,進一步加強與港澳合作,包括共建世界級國際金融中心。

  五、產業發展加快,尤其是要推行「制造業2025」、「互聯網+」和雙創等升級換代計劃。但這個機遇大潮若未能好好把握,將反可成為巨大挑戰:兩地間的發展差距將出現重要改變而令香港被邊緣化。故本港官商各界是時候建立協調及交流機制,以便規劃如何提升把握機遇的能力。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