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對港經濟政策六建議

2016-01-0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特首梁振英下星期三將發表《施政報告》,相信施政重心仍將維持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八個字。面對外圍經濟疲弱、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以及香港內耗不停等挑戰,大家都期望新的《施政報告》提出的振興經濟和利民政策切實可行。

  改善民生固然重要,但先決條件是要解決錢從何來的問題,所以如何搞好經濟,才是至關重要。要「分餅」,也要先把「餅」做好,「餅」越做得大,越多人受惠,這道理相信人人皆懂,包括整天喊「分餅」的政客們。

  在制訂《施政報告》期間,特首和政府官員曾分別與社會各界代表約晤,聽取意見,而工商界對經濟政策方面自然特別關心。以下是工商界提出的一些建議,若特區政府能夠接受和落實,對促進香港經濟應甚有幫助。

  發展新興產業

  一、香港應發展專業批發市場。香港本身有毗鄰內地、法制完善、商譽良好、交通便利、貿易自由等優勢,很適宜發展專業批發市場。特區政府若能按現時一些區域的特色來發展不同的批發市場,如長沙灣服裝市場、紅磡珠寶首飾市場、觀塘小商品市場、黃竹坑家具市場等,可行性甚高。以長沙灣為例,理工大學曾研究過,該區有條件打造成港版的「東大門」,若成事,有關行業年出口量可增加最少兩成,即一年增加約350億元生意,並創造數以萬計的職位。長遠來說,香港批發行業興旺,將會帶動物流、餐飲、旅遊和酒店業等行業受益,惠及眾多中小企。

  二、香港應大力發展網購。近年,電子商務發展速度驚人,生意額甚至直逼傳統零售業,未來的實體店可能是以展示為主,銷售為輔。香港法制完善,對網上交易的保護也更成熟,加上資訊科技普及,交通發達,有條件發展電子商貿。當局可研究建立一個安全的網購平台,不但可為本港零售業開拓新天地,帶旺速遞物流業,同時令消費者買得放心,相信也有助保持香港「購物天堂」美譽。

  三、打造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目前,全球兩大拍賣行已「紮根」香港數十年,拍賣機制完善且方便,口碑良好。香港若能成為頂級的國際文化藝術品拍賣中心,與紐約和倫敦鼎足而三,將可提升香港的藝術品位和推動本土藝術發展。

  鞏固旅業優勢

  四、保持旅遊業優勢。旅遊業一直是香港的經濟支柱之一,但因近年發生的種種不愉快事件,導致旅遊業受到打擊,從而讓相關的零售業、酒店業,乃至龐大的從業人員,都備受壓力,香港的「好客」之名似被蒙塵。

  為扭轉頹勢,政府可好好設計郵輪碼頭行人徑,打通海濱長廊。維港兩岸延綿73公里,但目前有九成地段未曾開發,空間極大。若得以發展,將在促進城市經濟增長、吸引更多旅客的同時,起到分流旅客的作用,並增加城市知名度,改善宜居環境,及增加市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五、多舉辦大型盛事。舉辦體育、文化或藝術等大型活動,尤其是國際性的盛事,有助提升香港作為旅遊城市的國際形象,吸引更多旅客來港,從而帶動經濟,打造「亞洲盛事之都」。希望政府能在行政方面為這些活動加以推動,而莫因官僚作風反添障礙。

  六、盡快為會展業擴容。面對廣州、新加坡、深圳、澳門等地的會展業飛躍進步,香港幾乎算是停滯不前。會展業最大難題是場地不足。其實,若能利用灣仔稅務大樓、出入境事務大樓和政府綜合大樓三幢政府大樓現址,便可以天橋或隧道連通,形成大範圍會展用地,樓上更可改建高級酒店,增加3萬平方米展覽場地。如此一來,三廈無須拆卸,同時又可擴大會展場地和增加酒店房間,一舉多得。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