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在農曆新年擺放菊花由來已久,不過這種傳統情懷已漸漸失去,有種植菊花的花農稱,菊花因利錢少及受其他花種競爭影響,已由賀年必需品變為可有可無,20、30年間,購買人數爆跌10倍,種植者亦減少幾倍,而今年更雪上加霜,內地種苗受天氣影響減少供應,料應市菊花將大幅減少,籲仍然愛菊者,到相熟花店及花場慎選本地菊。(尚有相關內容刊N2版)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慨嘆菊花受歡迎程度日減
在中國傳統文化裏,高雅純潔的菊花向受文人雅士喜愛,與梅、蘭及竹並稱四君子。民間亦認為菊花代表富貴,大大、金黃色的菊花花期長,象徵豐收及長久富足。數十年前的香港家庭,擺插的年花,菊花必是首選。惟菊花早已失去江湖地位,漸成港人集體回憶。在林村種花逾30年的李永強說,從前30個買花市民中,有27人買菊花,現在只有兩三人,都是些50歲以上年紀者。他所說的從前,也只是他入行時的70年代尾80年代初。
種菊利錢減客人要求高
李永強憶述當年種菊花利錢高,1枝菊有3朵花,17枝批發價達450元,當時三行工人每天工資才80元,也因這麼好景他才把心一橫入行(詳見N2)。但現在,17枝菊花較好批發價是350元至400元,沒那麼好的是200元至300元,同時客人要求一枝菊的花朵數目愈來愈多,「3朵無人吼,5朵只係基本,8朵最好,10朵唔會鬧你」,令花農都要絞盡腦汁。
其他花種競爭給比下去
種菊利錢減少,與其市道有關。李永強說,幾十年前花種選擇少,過年時大家都在家擺放菊花、劍蘭,「荔園都搞過菊花展!」後來市場引進了歐洲的百合,這花香味宜人,形態優雅,最特出的是有好多顏色,其他花亦陸續引入,獨沽一味「黃色」的菊花自然比下去,在長年累月看厭下,菊花受歡迎程度日減,「現在只有中年以上人先買菊花過年」,種植者亦由當年他入行時約60人(計及過年時才種菊的農夫)減至現在約20人,而主力種菊者只有兩三人。他本身初期亦種菊,後因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盆桔成為大宗,他只與人合作種菊。
內地種苗浸壞供應減八成
港人喜愛的過年菊花為蟹瓜菊,由於所佔空間不少(1枝8朵花),運輸費高昂,因此外地基本上不會來貨,而本港農夫會從外地入口種苗,其中內地供應佔六成。因藉人民幣近來貶值,原可減省材料支出,但種苗供應鏈卻幾乎斷了,「珠三角(廣州芳村)種苗基地,7月份受8號風球吹襲,好大雨量,浸爛好多過年時開花菊花種苗,無八成」,料本地菊大約只有15萬枝應市,較去年約25萬枝大幅減少約四成,但他指雖然供應減少,但批發價格卻很難提高。
從前與菊花成為年花主角的劍蘭,命運則比菊花好,較受歡迎,近年較好的批發價是600元20枝,一般約450元至500元。而今年氣溫比較暖,不受凍的劍蘭生長不錯,供應充裕,大約有60萬枝應市(與去年相若),但相比從前的過百萬枝,渴求者已減少,其面對的困境是種劍蘭的花農已老邁,最少都60、70歲,隨他們逐個退休,加上地主收回農地情況愈來愈多,本地供應劍蘭有可能步菊花後塵,供應日見減少,將倚重來路的「雪蘭」(雪過的劍蘭)。
揀菊秘訣花蕾大枝幹粗
1枝3朵的菊花,曾是港人的心頭愛,但現在變口味,貪戀花多,但花多原來未必好,李永強指3朵花,才夠大,有美態。無論你喜愛幾多朵花,都希望購買回來的菊花,能精神奕奕的「過到年」。李永強教路,買菊花時首看枝幹是否粗壯,要有手指尾那麼粗,即1.5厘米;葉一定要深綠;花一定要合時,合時者指能在新年期間開花,因此要選有大花蕾,這花蕾已開了些少,直徑約6厘米,換言之若從未綻開或已綻開過度,都不太合時;而蟹瓜菊的花瓜要挺,垂下的不靚;花色則為深黃。由於一枝菊花有太多朵花,因此大部分合以上條件便算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