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上星期三的施政報告,除了「一帶一路」是重點之外,自從創新及科技局去年11月幾經艱難終「破布」成立之后,大家都關注新局會有什麼作為,故也特別留意特區政府在這方面有什麼具體的規劃。
在報告中,共用了24個段落逾2400字,濃筆厚墨地描繪出本港創新及科技發展的藍圖。特區政府準備共動用47億元,從不同的切入點來推動本港的創科發展。當中包括:預留20億元予創科局,用投資收入資助院校進行創科研究;將成立20億元的「創科創投基金」,作為支持本地創科初創企業之用;撥備5億元設立創科生活基金,資助一些改善市民日常生活的應用創科項目;以及撥款2億元,成立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投資於數碼港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初創企業。
再工業化非回頭路
正如特首所言:「創新及科技能力是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可以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更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便捷、更舒適及更安全。」所以,盡管社會對整份施政報告有不同的評價,但對於推動本港創科發展這部分內容,大都認同。作為工商界,對其中提到的「創新經濟」和「再工業化」,更是格外留神。
須知道,創新與科技是現今國際競爭的「制高點」,亦是經濟增長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筆者期望政府的投放,能發揮催化劑的作用,帶動社會和海外資源的投入,使本港的「創新經濟」能夠早日有成果。
至於「再工業化」,政府認為「有潛力成為香港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將通過推動科研催谷高增值工業的發展。這一點,工商界十分支持,尤其是內地已啟動「中國制造2025」,正好為香港「再工業化」提供了有利時機,可通過與內地開展產業協作與互動,以及善用「香港制造」的品牌效應,在國家努力打造世界級工業體系的過程中搭上時代「順風車」。
但要注意的是,香港的制造業已北移(尤其是珠三角)多年,本身可算是香港工業的境外延伸,故政府推行「再工業化」,必須與促進境外工業的持續發展結合起來,才能收到相得益彰之效。因為香港已沒可能走回頭路,返至上世紀60至70年代般,一大批、一大批藍領到工廠返工,那是不切實際的。
科研需時創新先行
因此,工商界建議,創科局應將支援珠三角港企的產業升級作為局方的一項基本職能,而當務之急是應協助廠商配合「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的興起,來釐訂企業自身的轉型方向和持續發展之道。
另方面,嚴格來說,創新和科技是兩回事。發展科技需要大量資源及時間進行科研,成效并非一時三刻便可看到;但創新則不同,創新主要是講求創意,把一些現有的東西加以變化、精化或優化,在設計和構思方面推陳出新,只要配合到社會的潮流,迎合到消費者的喜好,便有成功的機會,經濟效益立竿見影。
其實,香港有不少科學發明品在國際上獲獎,單是前年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國際發明展上,香港便共獲得11個獎項,成績斐然。此外,很多國際的校際創科比賽,香港學生屢獲殊榮,說明本地的年輕人一向腦筋靈活,極具創意。但是,這些獲獎的發明,到底是什麼東西,對人們的生活會帶來什麼影響,相信沒有多少個香港人知道,包括商家和投資者。所以很多發明品得獎后,由於缺乏資金和門路將之產業化,便如泥牛入海,消失得無影無蹤,殊為可惜。
因此,創科局的首要工作,應盡量提供條件,讓年輕人有更多發揮創意的機會,提供更大的空間給他們學以致用,為香港的產業發展創造出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