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撐暴論述荒謬失實

2016-02-22
来源:香港商報

  李明生

  大年初一晚的旺角暴亂,撐暴一方提出「因為不滿,所以暴亂」的論述,主要認為「政府漠視人民訴求」的因,造成「人民以自己方式捍衛自己家園」的果(摘自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臺仰的錄音);這套撐暴論述,對不對?

  以偏概全

  首先,因為「誰」不滿,所以「誰」暴亂?這涉及以偏概全的謬誤。對於第一個「誰」,當前確有人感到不滿,惟毋庸置疑的是,對於第二個「誰」,參與暴亂的只是極小撮人,絕大多數市民均不贊同使用暴力。換句話說,兩個「誰」,乃兩個並不等同的群體。故此,箇中的正確說法,分別代入兩個「誰」考慮後,應為「因為極小撮人不滿,所以他們訴諸了暴亂」,以及「即使一些人不滿,可是他們都沒參與或不贊同暴亂」。對此,相信無人反對。

  只要釐清以上論述,也就能夠為事件定性:暴亂不是一個普遍社會問題,而僅僅屬於極小撮人的極端選擇。果如是,要對癥下藥,倘若受到以偏概全的論述所惑,誠會得出要循宏觀社會角度入手的結論;不過,當暴亂真相其實只涉微觀極小撮人,則有關做法就恐是判錯癥、落錯藥。

  事實上,類似的以偏概全論述,在港並不鮮見。「你不代表我」的說法,便在「佔中」期間此起彼落,包括「佔中」發起人不代表我、學生領袖不代表我、「泛民主派」不代表我,等等;今天,究竟多少市民認同「暴徒代表了我」?

  日前,新思維的民調顯示,接近九成受訪者均反對年初一暴亂,表示認同的只有12%。至於被問及最應該負上責任的團體,以簡單二元看待,分別有52.1%和20.3%認為是示威人士和「泛民」政黨,即是合共佔了超過七成,而政府和建制派則只佔26.8%和0%。

  由此可見,「因為不滿,所以暴亂」的論述,僅僅獲極小撮人認同,並不適用於宏觀社會。

  不對稱因果

  除了以偏概全,此論述亦犯上了不相幹的謬誤,「因為不滿,所以暴亂」之間不存在強烈的因果關系,或屬於一種不對稱的因果關系。

  從頭說起,因為不滿不能篤魚蛋,推到最後,所以擲磚襲警爆暴亂——兩者怎樣聯繫建立因果關系?會否過分地小題大做,以至是借題發揮?也莫論其實是否真箇不能篤魚蛋,而暴亂又是否真箇有利香港。

  比方說,因為不滿街上某人儀表(俗稱樣衰),所以要向其施襲——相信絕大多數市民均不會如此。事實上,絕大多數市民都沒參與及不贊同暴亂,但卻有個別極端人士自以為是,堅持施暴是行公義有利改善市容云云。

  所以說,為了將因果鴻溝連接起來,在「因為不滿,所以暴亂」的論述基礎上,撐暴者事後大力推動抹黑漂白的政治宣傳工作。

  一方面,在「因為不滿」之上新賦予其他深層次原因,包括滲入不滿政府、政制、政權等,總之就好像是「去魚蛋化」般,並極盡抹黑之能事,將香港描繪得要多糟有多糟,情況亦似「佔中」提出「生於亂世」之說,其目的就是將原本薄弱的「不滿」充實起來以至爭取「不滿」最大化,盡管絕大多數市民並不認同香港屬於亂世——除非「亂世」被暴徒在暴亂中自我實現了。

  另一方面,則極力否認暴力行為過火,例如說擲磚並不特別激進,惟與此同時,卻又極力將暴力合理化,甚而道德化,提出在「亂世」的前提下,「革命」及使用暴力都是理所當然,包括推論到殺人也是符合道德,從而將「所以暴亂」的暴力程度和啟動門檻全面降低,即使絕大多數市民由始至終都反對暴力,而普世價值也高舉人權,並正推進廢除肉刑和死刑(是司法制度下,非暴民人治下),更遑論法國斷頭臺早遭唾棄了!

  只要關注一眾「泛黃」網媒,便不難看到大量類似的抹黑漂白的政治宣傳,其發帖數量與速度也實在令人驚嘆;但更令人驚訝的是,相關煽動違法暴力的歪理竟然有一小撮人點贊傳揚。

  激進少數必然存在

  說到底,香港人是否如斯不滿,並到達要訴諸暴亂的地步?

  宏觀來說,如前所述,香港社會確存不滿,包括不滿樓價高企,以至不滿民主步伐裹足不前等等,但對於訴諸激進手段,去破壞現時的安穩來博取不明朗的未來,絕大多數市民還是不予認同,這無論從行動上抑或民調上均已清楚反映。

  然而,對於極小撮人來說,「因為不滿,所以暴亂」卻恐是不中不遠,理由是他們與絕大多數人存在龐大的觀感及認知差異。

  這既緣於現實世界,社會上總會存在「失敗者」,而不滿的「失敗者」普遍存在反社會傾向,他們從來都是參與暴亂的高危一族,古今中外皆然。所謂「失敗者」乃取世俗定義,泛指沒有穩定或高尚的工作、以至沒有穩定伴侶等,這一群人放諸四海均是必然存在的,不論經濟制度如何、社會制度如何,以至政治制度如何,都永遠無辦法歸零;正如香港失業率已經低無可低,但仍有12萬失業人口。今次旺角暴亂中,被捕人士便有不少是無業人士,或者從事低薪職位。

  此外,即使現實不「失敗」,有人希望構建理想國或烏托邦,包括本來就傾向理想主義的青年,以及某些特別傾向理想主義的工種的從業員等,他們亦易接受「因為不滿,所以暴亂」的論述,尤其在個別輿論及網媒的抹黑漂白下,其不滿與理想的差距愈擴愈闊,也就愈易支持激進化、違法化、暴力化的抗爭行為。

  更何況,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政府,能夠完完全全取得百分百的民眾支持。正所謂關公都有對頭人,只要有社會,就必然有個別反社會的人。任何社會都總有少數人士不滿,當中亦總有激進人士存在。

  有平臺才蟻聚

  必須釐清的是,他們的存在不必然對社會構成重大問題。事實上,要進一步引致暴亂發生,還要求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要有一個平臺讓他們蟻聚一起,否則根本不能「幹出大事來」。

  情況就如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的崛起,激進主義者本來一直存在,並散布在地球各個角落,只是現在有人提出一套對他們具吸引力的論述,並且積極地厲兵秣馬召集起來,所以,才會如磁石般幾乎每個歐美國家都有一小撮人被吸引投奔過去,甚至在本土由本地人策劃恐怖襲擊——這些被視為民主、先進、文明的地方,實也面臨類似香港的處境,被一小撮人的激進行為破壞了整體社會的安寧。

  「佔中」就是香港激進組織的一個起始平臺,盡管當初極力宣揚「愛與和平」,但在「公民抗命」的危險旗幟下,卻無疑讓激進主義植根醞釀,許多激進組織都是「佔中」之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逐漸鑄成今天抗爭日益激進化、違法化、暴力化的局面。

  而互聯網的普及,也大大助長了激進平臺,更易讓激進人士聚集起來及策劃激進行為。過去有說互聯網良莠不齊,今天就是得到應驗。

  總括而言,沒有平臺,激進主義及激進人士就難以匯集;有鑒於這一小撮人必然存在,所以重點應該落在激進平臺之上。2011年倫敦暴亂之後再無復發,一大原因就是社會各界和主要政黨均嚴正斥責暴徒,沒有提供平臺,而當局也厲行拘捕逾千名涉事者。故此,通過法治,嚴厲應對違法及暴力行為,並且爭取防微杜漸的效果,例如從上遊平臺事前嚴控任何散布暴力活動以至殺警論調,到暴亂之時拆除擲磚平臺,當有人投擲第一塊磚就要果斷執法以儆效尤,均是壓制違法暴力繼續肆虐的應有之義。

  「因為不滿,所以暴亂」是套失實論述,只對一小撮人有吸引力,其餘的絕大多數香港市民均不予認同。撐暴者如果缺乏這種判斷,又是否太過自我中心、太過遠離民情、真真正正太過「離地」?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