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孫西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北京作了《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涉及港澳的內容含有多處新表述。「將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一句最引人注意,是工作報告自1997年來首次出現,顯見中央對港澳工作的重視一脈相承,並在新形勢下提出了更高要求。值得關注的是,同日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加深內地同港澳在社會、民生、文化、教育、環保等領域交流合作,支持內地與港澳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支持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
日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出席「2015香港商界最關注的10件大事」評選頒獎典禮時表示,將為中小企業作出支持。毋庸諱言,在移動互聯時代,傳統企業正面臨轉型升級,亟需發展新興產業。據報道,「一帶一路」的倡議除了為中小企帶來龐大商機,亦會促進人流、物流、旅遊業發展。相信佔全港企業總數超過98%的中小企業,將能直接或間接受惠,成為國外先進技術與內地技術需求企業合作的橋梁。同時,幫助內地企業提高技術研發與產品升級,為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保障。
供給側擴中高端供給
新年伊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強調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專家認為,我國內地總消費能力六成至七成的群體對消費品質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加入WTO後的內地市場與世界市場正逐漸成為無障礙對接,公眾的境內外消費能力日益趨於平衡,而其選擇度則對產地、產品構成了巨大挑戰。
隨著內地智慧產權意識的提高與技術競爭的日趨激烈,專利技術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命脈。中小企要長遠發展,脫穎而出,除耐心自建專利資料庫,更多的企業采取了專利合作、技術委託等方式,與世界先進技術企業攜手共建。不可否認,香港毗鄰內地,擁有法治、簡單稅制、有效的政府運作和區位優勢這四大有利因素,又有內地提供資源和政策的優勢,可以保持高經濟自由度,吸引不同的公司、集團來港投資,增強香港產品的競爭力。
應在自身品牌下功夫
近年來,內地遊客在境外的超常購物行為,值得香港中小企業界重視和探討。分析認為,這是由於內地企業及商業服務業,為消費者提供的各類產品長期處於陳舊、低端、過時的狀態,富裕起來的內地廣大的中等收入群體當然會把錢投向境外,包括香港市場,亦預示香港品牌遇到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
事實上,香港已有諸多優秀品牌享譽全球,某些著名的香港名牌或公司更是家喻戶曉。有識之士建議,中小企應在自身品牌下功夫,努力維護良好的口碑。回想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令世人矚目,今天雖然環境、時勢有別,但港人拚搏苦幹,始終如一。可以相信,正在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為香港品牌拓展國內外市埸創造無限的商機!
科技成果將向中小企轉移
今次《政府工作報告》,對於香港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的發展方向,中央除了一如以往支持香港固有的金融,航運及貿易三個傳統業務外,更提及支持香港發展創新科技事業,以開拓新興產業。不久前,李克強總理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措施,以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會議確定,鼓勵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通過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等方式,向企業或其他組織轉移科技成果,鼓勵優先向中小微企轉移成果,這對香港中小企是一個利好信息。
不久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論壇演講時強調,香港這塊寶地是中國發展的核心價值所在。中國改革開放的三件大事,即轉口貿易、直接投資以及資本市場大發展,都離不開香港的貢獻。香港憑藉獨特優勢,在其僅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引領著改革開放最核心的三大趨勢和潮流。事實證明,內地和香港須互相信任,因內地未來的發展需要香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亦需要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