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解決好這些問題 再談延遲退休!

2016-03-08
来源:愛投顧股票

  近年來,“延遲退休”的話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激烈爭論。然而,隨著人社部部長的再度表態,延遲退休或許距離我們真的不遠了。

  按照人社部的透露,延遲退休方案有望于年內推出,并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但是,按照一般的流程,或許再過至少5年時間之后才開始正式實施。

  針對我國擬實施延遲退休的政策,實際上是有著多方面的考慮。其中,有幾個問題成為延遲退休的主要影響因素。

  其中,當前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在1953年規定的,而時至今日,隨著我國人口預期壽命的大幅增長,目前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有所偏低。

  再者,與國外成熟國家的退休年齡相比,我國的法定退休年齡卻相對較早。其中,更有部分成熟國家的退休年齡已經達到了65歲以上。

  此外,就是考慮到未來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問題。

  根據數據統計,2015年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為2.7萬億,而總支出為2.3萬億,當期結余為3000多億元。與此同時,從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來看,目前已經達到了3.4萬億左右的水平。由此可見,在現階段我國并不存在缺口的壓力,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持續加劇,未來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將會顯著增大。

  退一步來說,如果延遲退休政策得以實施,那么將會深刻影響著多數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其中,對于70后、80后、90后群體,無疑成為最大的影響對象。

  時下,雖然當前并未出現官方頒布的延遲退休方案,但是從坊間的數據來看,延遲退休或將采取漸進式的方式進行。簡而言之,即每年只會延遲幾個月的退休年齡,而后在2045年左右,男女或將統一65歲退休。

  那么,針對這一種延遲退休的方式,到底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其中,談談有利的一面。

  隨著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未來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將會得到有效地緩解,同時也有利于與國外成熟國家的退休年齡接軌。此外,隨著老百姓退休年齡的提升,或許將會逐漸提升老百姓的投資理財能力,以達到減緩其生活壓力的目的。

  實際上,對于任何一項政策而言,都會存在利弊。換言之,既然延遲退休存在有利的一面,當然也會存在弊端的一面。

  談及延遲退休的弊端問題,或許更深刻影響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狀況。顯然,這也是實施延遲退休政策之前,國家必須解決好的核心問題。

  其中,在延遲退休政策實施之前,必須解決好“公平”的問題。

  以養老金的替代率為例,以往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替代率達到80%以上,而普通企業職工,則其平均養老金替代率卻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而整體替代率水平不足50%,更有甚者低至20%。

  在實際情況下,對于普通企業職工來說,他們多數人只是享受著基本養老金,但卻很難享受到企業年金、商業補充養老保險等待遇。由此一來,隨著他們進入退休年齡,其養老金替代率卻是相當低的。

  時下,雖然地方養老保險并軌方案已逐漸出爐,且普遍設定了10年的過渡期,但其最終落實效果仍然有待觀察。然而,對于普通企業職工而言,在較低養老金替代率的前提下,還得需要考慮到物價攀升、生活成本高居不下等因素。因此,強調“公平”,減緩養老金收入差距是當下的重要任務。

  再者,延遲退休將會深刻影響到社會的就業問題。

  其中,在現階段,我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高達700多萬,而其余有著就業需求的社會人員數量更是不可小覷。與此同時,隨著去產能等任務的深入推進,大量工人存在著安置或再就業的需求。由此一來,我國潛在的就業壓力也將會相當沉重了。

  延遲退休政策得以實施,則往往意味著年輕人的晉升發展空間遭到了壓制,而在中老齡人長期占據社會工作崗位的大背景下,卻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會的效率,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持續性健康發展。

  然而,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莫過于那些年齡介于50歲至65歲之間的群體。在當前競爭壓力很大的就業環境下,50歲至65歲的群體往往不具備更好的競爭優勢,甚至會讓他們陷入長期失業的狀態之下。換一種角度去思考,假如在退休之前,某位勞動者因病倒下,則不僅拖垮了整個家庭,而且還可能會讓其子女為此背負著巨大的生活壓力。

  與此同時,如果按照坊間傳出的男女統一65歲退休方案來分析,則對于女性來說,卻是一種沉重的壓力。

  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齡設定,男性工人與干部的退休年齡均為60歲,而女性工人的退休年齡為50歲,干部為55歲。由此可見,對于男性而言,延遲退休的跨度并不大。但是,對于女性,尤其是女性工人而言,從50歲延遲至65歲退休,確實是很大的跨度。對此,對女性群體來說,無疑是一種沉重的壓力。

  此外,我國長期處于高稅負、低福利的社會狀態,且國家在民生投入的力度上還是相對偏低的。由此一來,在實施延遲退休政策之際,確實需要從本質上扭轉這一尷尬狀況,才能夠減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壓力,讓老百姓也能夠享受到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果。

  筆者認為,雖然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持續加快,容易加劇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但是緩解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并不一定只采取延遲退休的政策來應對,更可以借助多個渠道來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其中包括提升養老金投資運營能力、大幅提升國企上繳比例、提升國家財政補貼力度以及縮小各部分不必要的開支等,這也能夠減緩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壓力。

  退一步來說,假如延遲退休政策真的到了非實施不可的階段,那么也需要進行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制定,或盡可能采取“彈性退休”等方式來緩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壓力。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