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打假:受理投訴850萬單
在3.15前夕,微信安全、法務團隊披露了過去一年的微信生態安全情況:2015年微信共受理用戶投訴850萬單,在處理的投訴單中,欺詐投訴占據大多數。2015年,微信封停欺詐用戶帳號數十萬。
其中,詐騙與賭博是2015年網絡黑色產業公開案件中數量最多的類型。以賭博為例,去年一年微信累計處理逾20萬涉及賭博的違規賬號。
微信安全風控負責人楊鵬告訴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涉及的賭資很多達到上千萬”。
在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看來,“微信生態里包含了分享經濟、注意力經濟、意愿經濟,因此在這個基礎上需要規則和標準。”
“最好的狀態是安全無處不在,你卻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微信安全方面人士這樣說。
欺詐類信息投訴最多
楊鵬對記者介紹,2015年,淫穢色情信息、網絡謠言和網絡黑色產業成為網絡信息安全打擊重點。
其中,詐騙與賭博是2015年網絡黑色產業公開案件中數量最多的類型。
“欺詐類信息是微信平臺投訴最多的類型。”楊鵬說。仿冒欺詐、實物欺詐、虛擬商品欺詐、兼職刷單欺詐和紅包欺詐都是2015年熱門欺詐類投訴。其中,2015年最熱門欺詐類信息是“參與活動,僅收取郵費就贈送商品”。
而圍繞賭博,2015年以來,微信安全團隊通過用戶投訴、風控機制等途徑,累計處理逾二十萬涉賭博的違規賬號;同時,積極配合全國警方打擊微信涉賭案件11起,涉及5省9市,抓捕不法分子百余人。
除了欺詐和賭博,基于社交關系形成的微信生態圈,面臨著一些新型的安全問題。例如,2015年在移動網絡中,色情資源買賣跨平臺特征明顯,色情資源存儲、支付交易、溝通,多為不同平臺。而色情資源買賣多與欺詐關聯,不少用戶支付后,賣家立即拉黑其賬號,再也無法聯系。
此外,微信平臺上活躍著各種定制化、場景化服務,用戶可以根據需求自行選擇。但這種社交媒體的便利性逐漸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還有“陳年舊謠”利用用戶心理反復傳播,爭奪曝光率。微信官方表示,2015年網絡傳播的謠言信息具有季節性數量波動大、舊聞復燃比例高、恐嚇夸大刺激傳播等特點。其中失實報道、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學常識等占比較高。
再如,利用微信提供的社交便利性,“微場景”網絡犯罪手段借助關系鏈擴大傷害。例如,網絡犯罪通過設置精準場景,利用新的互聯網產品功能不斷升級犯罪手法。 違法犯罪分子將實施犯罪的網絡場所轉移至境外,通過網絡實施跨境犯罪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微信安全團隊稱,微信在完成自身安全防護機制的“自治”,也通過多方聯動形成了微信生態圈安全的“共治”。早在2014年7月,微信上線了“舉報”入口,每個用戶均被納入安全防御體系中。2015年微信共受理用戶投訴850萬單,在處理的投訴單中,欺詐投訴占據大多數。2015年,微信封停欺詐用戶帳號數十萬。隨著用戶意識的提高,投訴欺詐比例較之前大幅度下降。
此外,微信公眾平臺與各領域專業機構合作,對平臺內傳播的疑似謠言進行鑒定,通過辟謠的機制向用戶進行科普。并且根據用戶舉報的大數據模型,優化防欺詐提示系統,在可能造成風險的場景對用戶進行安全提示;同時,對被投訴為欺詐的用戶進行嚴厲打擊。
奢侈品打假:封停超1.1萬售假帳號
作為社交平臺,微信絕大部分場景下僅被用作溝通交流渠道,這對打擊商品售假交易造成了挑戰。
微信方面透露,目前建立了品牌維權平臺將用戶舉報的售假信息與具有鑒假能力的品牌方(即商標權人)進行對接,將來自用戶的假貨舉報信息進行分類匯總,向成功接入的品牌方推送。平臺根據品牌方的鑒定反饋對售假帳號執行處罰。
微信法務總監黃嘉慧透露,微信品牌維權平臺于2015年7月內測運行至今,來自9個國家的300多個品牌,共計60多個品牌方加入,其中奢侈品行業占大頭。在8個月里,平臺經核實并封停涉嫌售假的個人帳號超1.1萬例,箱包、服裝、鞋類為品牌維權的熱門品類。
“我們歡迎更多優質品牌方加入微信品牌維權平臺,拓展接入品類及范圍,”黃嘉慧表示,成功接入微信品牌維權平臺的品牌方可以獲得全球億萬微信用戶提交的舉報線索,有助于各品牌實現知識產權保護。
在發布會現場,微信安全團隊的官方公眾帳號“微信視界”也正式上線,該帳號將通過行業的專家解讀、微信規則解析等方式,形成一個用戶、產品、行業(專家)三位一體的生態信息交流平臺。